(相关资料图)
经济日报郑州2月17日讯(记者夏先清、杨子佩)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许昌、郑州、洛阳、三门峡、南阳和兰考“5+1”地区达到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6个以上省辖市达到省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其他省辖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成果。
“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厨余垃圾在许昌市中心城区有了专属处置渠道。“包括居民厨余垃圾在内,目前我们已收集了许昌中心城区所有的机关单位食堂、学校餐厅、医院餐厅以及大部分饭店等产生的厨余垃圾。”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程珂介绍,厨余垃圾用处很多,比如可先加热提取油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还可将提取过油脂的垃圾打碎用来产生沼气,或提纯发电。
厨余垃圾处置只是许昌“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许昌市去年创建“无废细胞”200个,并总结出7个经验模式。
传统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存在大气、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还占用土地资源。由此产生的静脉产业就是对这些低价值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好办法。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张红卫介绍,对低价值废弃物进行收集、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就被比喻成静脉产业,也被称为循环经济。
记者走进洛阳市偃师区的静脉产业园时,若干巨型抓斗正往焚烧炉内投送生活垃圾,这些垃圾经过焚烧处理,产生的电能不仅可以满足整个园区生产需求,剩余电量还能并入国家电网销售。
为了实现城市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2017年洛阳建成了首个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基本满足了城市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目前洛阳市已分别在偃师区、伊川县、新安县、宜阳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4个静脉产业园并投入使用。加上之前建成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目前洛阳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100吨,形成了‘前端投放、中端收集运输、后端处置’的全链条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张红卫说,洛阳扎实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为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郑州市自2015年开始就对危废开展互联网监管试点工作。当地危险废物从生产源头到转移过程,再到处置末端,全程可监控、可预警、可追溯、可共享、可评估,基本形成郑州市危险废物“一张网”,实现对危险废物的智慧化管理。目前全市1万多家各类涉危废企业已纳入互联网监管。
据了解,针对“无废城市”建设,河南提出推进“一圈两区”协同发展,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地区突出城乡统筹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以推进传统产业“无废”转型为着力点,突出老工业基地转型,加快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形成功能互补、共享共治、协同共进的“无废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