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河南省立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聚焦法治品牌创建,围绕“一河一渠”,坚持“由点连线、由线成面、由面组团,形成板块”原则,创新打造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辐射全省的河南“十字形”法治文化带,构筑起全国法治文化新高地,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河南“十字形”法治文化带示意图
【资料图】
一河横跨西东用法治讲好黄河故事
近年来,河南省聚力打造的黄河法治文化带,在711千米黄河河南段,4个普法成果展览馆、29处法治文化示范基地、53处普法长廊集聚群、2800多块普法展示牌点缀在黄河沿线,它们通过以案释法、法律条文介绍、治理黄河名人事迹等多种形式,向人们讲述黄河法治故事。在郑州花园口、开封黑岗口、新乡曹岗、濮阳引黄入冀补淀渠首、兰考东坝头、台前将军渡等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司法厅和河南黄河河务局坚持以建设“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为抓手,联合出台了《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2020年至2025年)》,按照“一市一特色、一县一品牌”要求,与沿黄有关地方及部门共商规划、共建设施、共享成果,以河南黄河两岸防洪工程为基础,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开展普法宣传,使法治元素成为黄河沿线一道别样的风景。
近年来,为提升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水平,河南省强化日常管理和维护,坚持“VR、AR、AI”并举,“声、光、电”并用,多角度、立体化、全景式地提升各个基地的普法宣传效果。在沿黄乡村建设法治文化基地,设立法治图书角,开展法治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等系列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今年7月,“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专属Logo正式上线并在全省推广运用,以进一步提升“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内涵品质,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塑造全国法治建设品牌。
同时,河南省持续开展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在首批10个示范基地的基础上,评选2022年“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第二批示范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正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中原大地。
淅川县普法办在汤山渠首法治公园宣传《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保护条例》
一渠穿越南北用法治呵护碧水北送
12月7日,由河南省司法厅与焦作市共同建设的河南南水北调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焦作落成,这是河南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上首个专题教育基地,成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水的重要平台。
为保证“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河南省聚焦普及依法护水知识、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加强移民村依法治理等方面,将法治文化与沿渠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聚力打造横贯8个省辖市的普法精品工程——河南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与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交汇形成河南“十字形”法治文化建设集群。
河南省将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纳入全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八五”普法规划和省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要点,高标准规划设计。河南省司法厅牵头多次邀请省直单位专家、高校学者、媒体工作者齐聚一堂,为科学建设法治文化带建言献策,先后组织6次沿渠采风,开展20次专题调研,并编制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空间规划图》。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河南省将法治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历史传承、文化民俗弘扬、生态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聚力打造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六大板块:用“生态保护”板块服务南水北调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用“传统法治”板块宣扬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用“基层治理”板块助推全省乡村振兴,用“古都文化”板块弘扬古代治理智慧,用“红色文化”板块赓续红色血脉,用“粮食安全”板块提升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将“盆景”变“风景”,塑造全国知名法治品牌。
沿渠各地积极融入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按照“一地一品牌,一市一特色”要求,聚焦六大板块,发挥资源优势,厚植文化底蕴,建设出一批有内涵、有品位、有颜值的高品质景观集群,形成一道道承载法治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风景线。南阳打造张释之法治文化展馆,建成以内乡县衙为主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教育基地。平顶山市依托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将党在革命时期法治建设的实践与红色文化融合,设置法治宣传栏,成为红色旅游线路上的又一个亮点。
目前,沿渠各地规划建设、升级改造法治文化阵地143个,精品普法阵地35个、普法文化集群2个,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300余场,形成了百花争艳的良好发展态势。
济源示范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构筑“十字形”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
位于辉县市孟庄镇的南陈马村因历史上的“牧野之战”而得名,背靠太行山,村前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这里曾是“脏、乱、差、穷”的老大难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励精图治、依法治理,依托生态优势,打造乡村旅游胜地,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由一个上访村、贫穷村变成了一个稳定村、幸福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无到有,并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南陈马村的巨大变化,正是河南省依托“十字形”法治文化带建设,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的一个缩影。沿线各地积极围绕“四治融合”,探索适合本地的法治建设模式,构建“人人讲法、事事尊法”乡村法治新格局,法治创建已成为当地助推法治文化带建设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河南省以“十字形”法治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化依法治理、拓展行业治理,使生动的法治实践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助力法治河南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依托“十字形”法治文化带建设,河南省还着力拓展行业治理,保障生态安全稳定。各地将阵地建设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相结合,坚持和完善河长制等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大普法、大治理格局,整合生态保护、水利、交通海事、农业、渔政、林业等多个部门力量,对涉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跨境捕捞犯罪等案件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力震慑。
用法治文化丰富“厚重河南”、用法治阵地滋养“生态河南”、用法治力量赋能“创新河南”、用基层治理保障“平安河南”。当前,河南省正全力推动“十字形”法治文化带建设,不断丰富其内涵,提升其品质,将其塑造成为全国法治知名品牌,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文章来源丨河南日报
记者|徐东坡
编辑丨程江雪
司法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