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工作在哪里的城市更容易发财?一座城市如何变得富裕?
为什么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这些省份就经济发达,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得非常富裕?为什么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湖北和湖南,这些省份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就稍逊一筹?而西部的甘肃、宁夏、青海这些省份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各地形成东部、中部与西部三个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真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资料图片)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从科学分析的角度,分析真实的背后原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说,没有几个人真正地能够搞得清楚。
一个人在西部省份努力工作十年,好不容易积攒够了100万,当他到了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却发现连个单间公寓都买不起。
我可以告诉大家,决定一个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农田产出,农田农业的天然禀赋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田的亩产禀赋,是决定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基本形态。
从具体数据上来说,在东部发达省份的江苏、浙江一带,水稻一般亩产稻米能达到550——600公斤左右;在中部的河南、安徽省份,小麦的亩产一般就是450-550公斤;而在西部的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小麦的平均亩产也就是350公斤左右。
农田的产出,从根基上决定了这个地区是否经济发达的基础原因。东部的江苏和浙江比中部的河南、安徽等地在农田上平均亩产高出100公斤,很多人觉得这亩产多出100公斤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想告诉大家,千万可别小看了这亩产多出的100公斤,这可是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富裕的基础。一亩地多产100公斤,10亩地就多出1000公斤,十年下来就是10000公斤,财富的累积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通过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持续积累,一个地区的财富就会显著增多起来。
社会民众的财富增加,才有可能带给政府更多的赋税。
一个人或许会有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是一个地区不可能人人都能够一夜暴富,如果一个地区明显地比其他地区富裕,那么农田的高产就是最基础的原因。农田高产增加的粮食,除了能够解决最基本的温饱,还给了人们从事其他工作和生活的机会,比如读书、经商等等,读书走仕途、经商致富贾,总之,农田的高产,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富裕机会。
从国家赋税来讲,农田高产增加的粮食,人们才有可能给国家缴纳更多的赋税,随着农业的高产、人们的富足,从事其他商业产业的人口增多,也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税。
本地区有足够的赋税,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去拓展更多的公共事业,反过来当地民众的生存压力就小很多,政府也不会想方设法竭力从民众身上获取最后的赋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如果是西部的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由于天气干旱少雨,土地的贫瘠,导致农田的低产,导致当人们吃饭都是一年四季最大事情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条件去讲究更好的生活目标?西北地区的人们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温饱问题,而相对于更高生活追求的读书和经商,大多数人几乎没有精力去过问。
所以中国历朝历代,西北地区的人口始终都没有中东部地区多,这就是当地的天然农田产业基础决定的,虽然某些朝代,鼓励屯边开垦当地的农田,在开始短暂的几年或许有些成就,但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开垦农田,直接导致的水土流失继而土地荒漠化的演变,多少历史古城变成一堆黄沙?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政推令,也不会有好结果。
富裕的东部沿海城市,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必然要追求更高的生活条件,很多农业之外的产业自然地增多起来,各种社会产业形态的繁荣,带来的是更多的社会财富;而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往往制定各种开明和包容宽松的政策,不仅吸引国内的投资商,也吸引国外的国际资本。明智的政府往往通过制定社会开放的政策,包容宽松的法律法规,达到吸引各地投资商进驻的目的,通过投资商扩大正常的社会生产规模,最终的行政社会管理理理,目的就是收取合法合规的赋税,而不是通过直接向民众索取财富。
当社会形成良性循环之后,只要不发生重大天灾人祸,这种富足的社会会长期持续下去,五十年、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持续兴旺,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在政府有足够的赋税之后,才有足够的预算资金开展各种民生工程。
这就是东部发达地区的人们富裕的原因。农业农田的高产,是决定这个地区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最基础的因素。
我将用五十篇幅,讲述五十个城市,第一篇就是上海。讲述上海是最适合基层老百姓奋斗打拼的城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