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淳艺
开学在即,一系列校园周边交通提升、综合治理成果将使校园门前慢下来、静下来。按照北京市交通委、市教委、市公安局交管局有关要求,为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如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须禁止机动车进入校园。(8月29日《北京日报》)
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职工和外来人员选择开车出入校园。与其他单位不同,学校具有特殊性,校内行车安全风险极大。学生一方面个头比成年人小,不容易被察觉,同时又活泼好动,爱跑爱跳,缺乏足够的交通安全意识,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此前,河南郑州交警曾做过一项测试。交警先让幼儿园老师坐进一辆SUV警车的驾驶位,并戴上眼罩,随后引导75名幼儿园小朋友,分别站在车辆四周的盲区内。待车辆前方的孩子蹲在地上后,老师摘掉眼罩,通过环顾车辆周围和观察后视镜,竟连一个孩子也没有发现。“一辆SUV盲区,能藏下75名儿童”,这样的测试结果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见,如果学生一旦进入车辆盲区,在车辆启动、转弯瞬间极易被“吞噬”,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近年来,学生在校园内被车撞的事件时有发生。2020年6月2日,西安市六十七中校园内,一名学生被越野车撞倒身亡。肇事车辆司机系当日去学校洽谈校园修缮业务,驾车离开时发生事故。今年5月23日,武汉汉阳区弘桥小学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一年级学生被老师开车碾轧,送医抢救后死亡。事后,涉事教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涉事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被免职。
要想避免类似悲剧发生,除了要求驾驶员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在校园内低速行驶、注意观察外,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做到“人车分流”,将学生和机动车进行“硬隔离”。各行其道,才是安全之道。眼下人车分流已经成为不少小区的标配,有力保障了业主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出行安全。对于学校来说,人车混行的危险系数更大,更应实行人车分流。
为此,北京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机动车禁入。全市各区教委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内设置停车场及管理情况进行了摸排,市区两级教育组织近300名挂牌责任督学对校内机动车未实施“物理隔离”的学校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无隔离,车禁入”,必将大大提升校园道路安全系数,让师生可以放心出行。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还要求配齐限速或减速让行标志、行人过街设施设备、注意行人标志等6类交通设施设备,组建包括警方、校方、保安、志愿者在内的4支队伍,从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守护体系,确保校园内外交通安全。
当前正值秋季开学返校高峰,教育部日前召开会议部署做好秋季开学安全准备工作,要求各地各校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全力保障秋季学期正常开学、安全开学、有效开学。“无隔离,车禁入”应成校园安全共识,各地教育部门应指导和督促广大学校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让人车分流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消除校内交通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师生人身安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