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河南平顶山鲁山县花700多万元建造了一个牛郎织女地标雕塑,不仅被网友质疑造价过高,还被批评为丑陋。对此,当地住建局回应:雕塑的招标建设是符合流程的,若对雕塑的造价存在质疑,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8月28日《新晚报》)
城市雕塑,可被视为城市之标志。一座有价值的城市雕塑,既可以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地理名片,也可以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点睛之笔”。例如,丹麦小美人鱼铜像,被视为哥本哈根之象征。
都是城市雕塑,那为何鲁山县却颇受质疑?表面上看,这是各方审美迥异产生了认知偏差;往细处究,则暴露了一个地方发展理念是否错位、政府行政决策是否科学公正、公共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疑点和问题。
从出发点看,当地建地标雕塑其实无可厚非。作为一个有着“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称号的县城,想要打造金字招牌促进旅游业发展,这一文化投资值得肯定。然而,从工程的产投比、性价比以及操作过程等现实问题考量,群众质疑也并非无事生非。作为一个摘除国家级贫困县帽子不久的地方县,建造地标雕塑是否比其他民生工程更为紧迫?项目招标是否存在围标等不合规现象?承建单位的报价标准是否符合市场行情?715万工程费用如何结算,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事实上,早在2020年,住建部《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中就明确,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面对公众的一系列质疑,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将项目考量因素与具体实施过程合情公布,防止引发进一步舆论浪潮,损害当地政府形象。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不断升温,兴建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成为不少地方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辨证来看,城市雕塑如果建得恰当,为当地带来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未尝不可;可如果出现偏差,劳民伤财,引发负面影响,就是反例,理应深刻吸取教训。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庹亚男
图/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冬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