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莴笋采收的季节,在清丰县六塔乡土什方村莴笋种植基地,种植户和工人们正在忙着给莴笋砍茎、去叶、打捆、过秤,现场一派丰收景象。而在大棚外,一捆捆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莴笋被装进货车,随后被运往全国各地。
忙着装车的种植户王文书告诉记者,最多时每天能发出20辆装满莴笋的货车,每辆车的装车量最小在六七吨,大车一般都在十吨以上。
(资料图)
清丰县六塔乡土什方村种植户 王文书:平均每户最低种十亩,承包大棚都是十亩。大多都是十五六亩,二十多亩,最多的是三十亩。一亩地见效益,毛利润是一万多块钱,去掉投资能挣八千朝上,一亩地的净利润。效益也差不多,反正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土什方村莴笋基地已形成700余亩的规模。同时带动周边五个行政村,形成1000余亩的种植规模。产出的莴笋常年销往北京、河北、湖北、内蒙古等地。莴笋种植俨然成了土什方村村民乃至周边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因莴笋的种植、管护、收获,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附近村和本村的村民,很多都来基地做些零活贴补家用。
清丰县六塔乡土什方村村民 单荣花:没大棚以前都出去打工,打工挣钱去啦。外面不好挣钱,挣钱不容易,这出去打工。自从我们村搭了菜棚,都在菜棚里干活。在菜棚里干活以后也不耽搁接孩子,也不耽搁送孩子。挣两个钱。收入都很好。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群众收益,近年来,该村还探索出年产三季蔬菜的“土地轮作”新模式。待莴笋收获完毕,大棚将接茬种植西瓜、白菜、西红柿、黄瓜、菜花、大葱等“短平快”作物,实现“一棚多收”,进一步提高大棚的利用率,亩均可获得两万元左右的纯收益,让群众一年都能有钱赚。
清丰县六塔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秦飞宇:经过菜农的积极探索,园区现在能够实现年产三季蔬菜的种植新模式。下一步,我们将从政策和资金方面持续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育苗基地的基础设施投资。探索和发展采摘和观光等第三产业,最终实现产业富民。
记者:吴超人 李华涛 清丰:潘国鹏
编辑:董方方
审核:贾雪婷
终审:马咏川
监制:吴水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