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于从一个层面上考虑问题,但事实说明,仅只看一层不够,你得多看几层。最近河南郑州发生的一起纠纷,便是明证。
据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报道,郑州的刘先生反映,他今年已经85岁,想和60岁的女朋友结婚,但是被孩子强烈反对,甚至把户口本都藏了起来,导致他现在无法给女友一个名分,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刘先生的结婚理由是:他今年85岁了,去年4月份老伴因病去世,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想找个老伴照顾。不止于此,他还发出爱的宣言:“我非要跟她在一起不可,我想娶她。”
(相关资料图)
而女友也面对记者镜头诉说着对刘先生的爱意:“虽然他年龄大一点,但我感觉他对我好,他知道疼我。”
从情理上说,两个人都爱到难舍难分的地步了,棒打鸳鸯为哪般?老年鸳鸯就不是鸳鸯吗?
在网上,对刘先生子女痛加鞭挞,认为他们是在阻挠老年人正当情感生活的,大有人在。但这个事没有镜头下所表现得这么简单。刘先生儿子表示,自己父亲和新女友在一起也就一个多月时间,感觉结婚太仓促了。并表示,父亲女友表示要把户口迁到自己家房子里,来家里当天就冲着自己和媳妇喊,要把自己和媳妇赶出去,这样的人,他真的不放心。对此,刘先生女友反驳称,自己上门当天,刘先生儿媳不停劝说刘先生不要跟自己结婚,自己就是个骗婚的。双方各持一词。
好像一团乱麻,但“围观者”看事不妨跳出琐屑与噪音,把握核心问题。
针对刘先生抱怨“我愿意净身出户,把财产都留给你们,你们都不愿意我结婚”,一些网友喊话:让他净身出户吧,伟大的爱情不分年龄,看看60岁的图85岁的什么。
所谓的“净身出户”,不能不说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人心“检验器”。要是刘先生的女友真的不在乎男友“净身出户”,那一定是真爱。问题是,一个主动要迁户口的人怎么会同意?这事僵就僵在这里。
如刘老先生这般沾染“黄昏恋”尘埃后整个人“聊发少年狂”的老年鳏夫,并不少见。问题是,为爱痴狂这种事的本质,从来都不只是某一方的道义自觉,而是双方的成全和支撑。只有一方以净身出户“抗争”是远远不够的,唯有恋爱双方都能三观一致、意见统一,才能真正捍卫爱情。这种考验,指向的是诉求背后的人性,对于一个年已六旬的女士来说,大且纷繁。
很少有孩子会坐视老父亲净身出户流浪社会,所以“净身出户”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强调的是,85岁老人也有结婚的自主权,有处置房产的权利。要是老人家“一意孤行”,非结这个婚不可,理论上任何力量也拦不住。但是他未必没有意识到,这一举动所带来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了。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对结婚登记存有误会,或者说,很多人对于结婚登记这事的理解是有问题的。人们喜欢把结婚登记当成爱情修成正果的标志,每年“520”日网上总是一大波炫结婚证的,这种浪漫的想法当然令人怡然,但也得看清真相。
婚姻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涵义。其一,在世俗意义上,结婚是进入双方的关系圈。民间大摆婚宴庆贺,是以仪式化确定男女双方在这个关系圈中的“合理地位”。其二,在法理层面上,结婚登记强调的是财产共有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婚前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因。准确地说,这和爱情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现实中,老年男女朋友不领证但是在一起生活,这种方式更易为其子女接受,原因是这种方式不会影响到财产关系。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乔祖望一直想跟保姆结婚,儿女一直都反对,最后也只能同居而已。如果保姆接受现实,且冲着的是感情,那也相安无事。但一旦她施展手段,直接把自己的儿子、儿媳和闺女都弄进乔家老宅,想“鸠占鹊巢”,那如何逃得掉一场刀光剑影的争夺战?女保姆以事实婚姻为由争房产失败的结局,是不是带给人某种启示,谁也不知道,但一个人如果奔着鳏夫的财产而去,就必然全力盯上结婚登记——网上不是还有“如何通过结婚把对方的财产变成自己的财产”的攻略嘛。
确实,两个人在一起,结婚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正如前面的区分,要的究竟是哪一种结婚,习惯法意义上的婚礼、两姓合一好,可以完全不涉及双方财产问题;法律意义上的结婚登记,就是以夫妻的名义建立共同财产制度。
黄昏恋中的一方执意要领证,将来必然有分割财产的一幕发生。而依照法理,鳏夫的亡妻,原本享有的共同财产部分,子女是有权继承的。作为法律保护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子女是有天经地义的发言权的。
就此而言,人们也不能全怪子女反对老父亲的再婚。因为一旦允许,意味着原本属于其父的部分财产就会落入他人手里,而这本身也代表了子女在财产方面的损失,对此,如何一味劝人大度?某种意义上,藏起户口本,可能也是做子女的一种“反击”抑或测试,试图逼退一个别有用心的外来者或者打消其对某些财产的“觊觎”之心。
回到这起纠纷本身,要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太难了。只要法理和情理不能同时满足或者超越,很多问题就会打上死结,甚至,那些老房梁上落下的尘埃,也会把当事人的头给砸“破”。
站“父亲”这一边当然政治正确,站“子女”这一边则易受质问。但我们不能为了某个漂亮唯美的婚姻画面,就忽视二人世界之外的利益关联者的感受。身在俗世,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面对财产损失而无动于衷。既然“标准答案”并不存在,也只能正视这种困局,理性思忖一番了。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方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