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鹿邑古城,不免会想到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汉族,出生于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交界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乃世界文化名人,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后被尊为道家鼻祖。老子曾担任过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经典名言早已闻名遐迩,他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一生存法则,对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和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来,老子的哲学思想仍在传承与发扬。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隐晦的意思是说:要做一个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就要不按常理出牌;韬光养晦,不走寻常路。世间的一切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世间的一切道理(真理)也不是绝对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的,应怀着理性、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资料图片)
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他带着无人比拟的光环离开了人世,却给人类留下了意涵丰富、深奥的辩证法思想的《道德经》,给鹿邑留下了“老君台”和“明道宫”等一大批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每到旅游旺季,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游客,为当今鹿邑的社会与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鹿邑县志》记载:鹿邑已有4000多年的建成史,自夏商时期设置厉国,东西南北四面被城墙包围,城墙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3公里,稍微呈长方形,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将近3000亩地。元朝初年,西边的鹿邑县城为躲避水患,东迁与卫真县合并而成,用西边的鹿邑县名,用东边的卫县城址。元朝末年,因战争不断,水患连年,城墙遭到严重破坏,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明朝后不久,就在全国掀起大规模的城墙恢复重建高潮,而这一时期修建的城墙,其建筑技术被现代人公认为是中国建城史上的巅峰。因而鹿邑城墙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得到复建,距今已有652年的历史,比当时著名的西安长城还要大一岁、比归德府城墙(今商丘市)早建171年、比雄伟的明长城还要早103年。复建后的鹿邑古明城墙高6.4米,宽8米,全长5205米。高大的城门令人望而却步,城门仍延续唐宋以前的四门设计风格,城门的名字更换过几次,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名字最后才确定下来:北城仰极门、南城嘉会门、东城迎仙门、西城义和门、西北归孚门。自明初至清朝咸丰年间,鹿邑明朝城墙历经5次复修扩建翻修,拓宽护城河,增加小护城河、护城堤、城郭门和6大高高的碉楼,坚如堡垒、抗击能力强、戒备森严,用来防御兵匪与水患来袭。
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先前的鹿邑古城那可真叫个热闹,人来人往,店堂林立,好吃的,好玩的那可是琳琅满目,无奇不有。只见高大雄伟的城墙古老与沧桑,城墙的上方的门厅古朴、华丽尤为壮观,下方拱桥型的大门宽阔有度,朱红色的大门透着古韵,显得高贵、坚固、威严而神圣,门前青砖铺地,平平展展,宽宏而大气,门前正前方两侧各有六大菱形似的花池格外醒目诱人,门前两旁城墙外围一排排松柏绿树成荫,既增添了门前的气氛,又彰显万年乾坤永存的气势。普通百姓,生意人,开店的店主,公管人员,闲逛的街人等都要经过这四道门进入街区道路,道路弯曲着向里延伸,一眼看不到尽头,陆陆续续的行人左顾右看,络绎不绝,街道两旁店面林立,街面摆摊卖货的,挑担叫卖的,吹糖人、卖糖葫芦的、卖唱的、听书的,鱼龙混杂,各具特色。当初流传有这样的顺口溜:
有钱人穿的是长袍短褂戴礼帽,
绫罗绸缎裙露腰;
高跟皮鞋明晃晃,
苍蝇打滑腰扭伤,
吃香喝辣坐高堂。
无钱人穿的是破鞋烂袜旧衣裳,
赤脚露背脸沧桑,
不见肉腥光喝汤;
墙根一蹲两眼瞪,
手脚冻肿溃脓疮。
由此,可见当时的乱世年代,折射出两重社会两重天的悲惨、凄凉的景象。
上世纪上半叶,在剧烈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的鹿邑古城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多舛命运。
1921年的秋天,鹿邑连降大雨,引起水灾,城墙被大水冲塌60多片,经过修复后,到了1930年、1931年先后又连续遭受水灾,城墙倒塌严重,又进行多次修复。
可天有不测风云,鹿邑的百姓和古城又遭辱国的厄运,1938年6月1日,侵华日军第四骑兵旅团藤田联队,从安徽的亳县进犯鹿邑古城,当日本鬼子行进在城外的东八里外的营子寨时,鬼子从望眼镜里看到古城东南城墙上的“奎星楼”,以为是军事据点 ,架起大炮轰击“奎星楼”,连两丈多长的古城墙也随之倒塌在护城河里。然而,当时日军中一个叫梅川太郎的炮击高手,连续向古城内一处高楼,连发了13发炮弹,却一发都没响,这让日军个个目瞪口呆、一脸懵然。此后,日军又对城内其它地方一通乱炸后,才敢进城。日军对城内一番搜查后,来到轰炸时,一发炮弹未响的那栋高楼,一看便知,是太上老君升仙的地方叫“老君台”,也称“升仙台”。由此,也给世人留下尽人皆知的“哑弹”故事。
1938年11月11日,日军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寇骑兵百余人,纠集伪军一部,在3辆坦克的掩护下,又一次进攻鹿邑古城,古城再次沦陷。
1939年4月25日,驻柘城的日军第三次进犯鹿邑古城。鹿邑百姓的生命与财产,以及古城内所有的文化遗产与基础建筑设置破坏殆尽,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鹿邑古城,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历经10多年战火的鹿邑古城,到了解放初期终于走向衰败。随后唯有遗留下的几处古城墙的残骸,只因没得到及时的保护,也最终倒塌,就这样辉煌一时的明城墙已不复存在,曾经的东西南北的高大而威严的古城墙已成了高低不平的土岗子,到处长满了歪七竖八的各种树木和一簇簇的野草,令人深感不寒而栗与悲悯。
鹿邑古城与老子的历史文化效应是密不可分的,就在古城北边不到一公里处的地方,便是鹿邑的母亲河——涡河,很远就能看到河旁那块牌子上面写着“上善如水,水利万物不争”几个大字,毋庸置疑,肯定与老子有关。河上的风景奇特、别致,优美诱人,水面上波光粼粼,鱼群游弋、水鸟盘旋,河的两岸水草丰美宜人,花草遍地。“智者爱水”,是当年老子在涡河边观水悟道,进而得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滴石穿,柔弱胜刚强的这一真知。
有关这条河的幽默故事那可是从古到今的传奇。大约就在10--30万年前,豫东大地是一个恐龙纵横,到处充满生机的地方。一万年前,这里到处是森林与沼泽,山峦起伏,树林茂密,后来黄河连年泛滥,大量的黄土冲刷堆积,慢慢地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平原,肥沃的土壤与丰茂的植物就成了先民们早年生活的乐园。后来大部分沼泽填平了,小河汇聚成大河,更多的河流又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涡河。涡河古称涡水,又称“过水”或“戈水”。
涡河是淮河中游左岸的一条支流,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淮北平原区的主要河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它发源于河南省尉氏县,向东南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柘城、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至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与涡河相通。所以,涡河历来就是豫、皖之间的水运要道。历史上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支流惠济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宽深,排水能力较好,又有"水不逾涡"之说。涡河之上是座有名的桥叫傅桥,是通往鹿邑古城内唯一的一条南北交通要道。傅桥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年(1797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两次重修。宣统元年(1909)鹿邑县西关“同善会”募捐,建成了5孔拱桥,1914年重建改名为通济桥。1940年傅桥被大水冲毁,改修为木桥,长120米。1949年解放战争中木桥被烧毁,当地政府重建13孔木桥,长90米。1960年再次被洪水冲毁。1961年1 月国家投资建空腹式石台2孔砖拱桥,可通船,是当初河南省第二大砖石拱桥。傅桥的历史久远,充分见证了古、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也为中国有史以来的桥梁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与研究价值。当初的大桥很宽阔,看起来美观大气,桥头两旁格外地热闹,摆摊叫卖的,耍猴的、算卦的、卖艺的,那可叫个应有尽有。如今的傅桥经过修复与重建,变得更加的漂亮与气派。
尤其是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及国家对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与加强。从而也引起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是将鹿邑古城重见光明,重铸辉煌,将明城墙、老君台与明道宫等历史古迹纳入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并在2011年列入县文化旅游发展规划。2017年3月,古城墙修复项目工程开始全面启动。到了2019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南城墙基本竣工。当下东城墙,以及其它旅游景点的扩建稳步推进,现已向游客全面开放了大部分的景点。现在的鹿邑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与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真正使老子故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联阅读
关键词: 老子_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