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侯冰玉
从11月18日启动开始,#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活动已经进行了20余天的时间。通过本次助农活动,百家媒体合力回应了农户的直接求助,也让全国都看到了全社会助力河南蔬菜促销的暖心一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截至12月6日,活动共计促成蔬菜采购超过8600万斤。这个体量究竟帮助农户增收了多少?如何再避免蔬菜滞销这种情况出现?近日,大河助农团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社科院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助销蔬菜8600万斤,可帮农户增收约2580万元
在张进才看来,这次百家媒体联动助农的活动十分有意义。“融媒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不仅是信息的联络,更是一种渠道的打通。”张进才称,这次的助农活动不仅帮助农户推进解决了蔬菜滞销困境,更是保障了农户新一年的投资和供给能力。
“像你们‘抢’出来的这8600万斤,大约可以帮助农户带来2580万元的收入。”张进才表示,虽然媒体不是经销商,也非采购商,但通过公开和对接求助与采购信息,增加了撮合和交易的机会。
除了帮助农民促销外,张进才认为本次的百家媒体联动助农还有另外一点意义:通过信息的发布和传递,让社会各界都更关注到了河南蔬菜滞销现状。张进才称,这次的助农活动,真正体现出了“把百姓当作主角,为百姓积极发声,努力回应社会关切”的媒体担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何今年会出现滞销情况?如何避免再次出现?
对于今年为何会出现蔬菜滞销情况,张进才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最大的一个原因,肯定是过度防疫,导致蔬菜产业链条出现了层层断裂,不能正常运作。”张进才说,如果是像之前偶尔出现的蔬菜产出过剩,那么市场自会启动淘汰机制,对农民的损失也属于局部性,不会是“毁灭性”。但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外地的采购商以及之前的运输体系都无法到达田间地头,造成蔬菜上行不畅。
同时,疫情防控时各大商超关闭,也造成了蔬菜下行不畅。“流通领域形成了重重阻隔,导致市场无法发挥功能,切断了蔬菜销路。”
对于许多专家提出的“需求收缩”,张进才认为,疫情确实造成了需求适当收缩,但不是绝对收缩。
“疫情防控下蔬菜运输损耗大,成本过高,自然压抑了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此外,堂食、餐饮门店关闭,造成餐饮消费下滑。而封控久了,老百姓天天在家待着,消费欲望也降低了。”张进才表示,封控状态下各类矛盾积聚,产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才会出现大面积的蔬菜滞销。
如何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张进才表示,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举。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出手助力蔬菜促销,比如组织跨区调运,快速、大量地向外地输送蔬菜。同时,今后大型商超也不应再轻易关闭,它们是蔬菜销售终端的核心。此外还要发动双汇、三全、思念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蔬菜的收购、储存和加工,经过加工迅速消耗滞销蔬菜。”张进才表示。
点赞超5525万条!活动网友认可度高
真正站在农户角度上举办的活动,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据统计,目前活动相关信息全网阅读量5.8亿,其中微博话题#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阅读量达8700万,登上全国要闻榜第9,并屡次登上河南各地同城榜单。衍生子话题#我为河南农产品销售助力#登上全国热搜第43,阅读量7428.3万。
活动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从活动启动开始至12月8日,“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相关信息达45715条,转发信息29644条,评论信息12168条,点赞超5525万条,舆论认可度较高。
其中,“大河报”发布信息条数最多,“大河报”“河南共青团”“新浪河南”成为活动中被网友@最多的账号。可以看出,“大河报”“河南共青团”等有一定公信力、粉丝基础、品牌知名度的官方媒体机构账号,对此次活动传播起到关键作用。
声量不断!快来说出你的助农爱心故事
在本次活动中,不少爱心机构纷纷积极参与助农,为活动添柴加火。不过,大河助农团记者了解到,还有很多爱心机构也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农户纾困解难。
例如,郑州吉港物流有限公司从新郑购买了7000斤白菜和胡萝卜,免费送给新郑龙湖镇封控居民;东明石化集团河南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两万斤左右的蔬菜,免费回馈给前来加油或充值的消费者,把最新鲜的应季蔬菜送上了百姓餐桌……
在此,大河助农团特向参与过爱心助农的企业、党政机关、平台机构等发出邀请:只要你今年采购或帮助农户促销过蔬菜(不限于#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行动),请将您的助农事迹发给我们!大河助农团将选取典型案例以及感人故事进行宣传报道,并为您发放“爱心助农机构认证”。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韩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