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 丁洋涛文 朱哲 摄影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这对河南省来说既是美好的愿景,又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开放发展大潮中,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充分发挥特殊区位优势,持续推进空陆海网“四路协同”,全面提升河南枢纽经济能级和开放通道优势。
在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叠加协同带动下,河南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和8000亿元四大关口,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208.1亿元,稳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十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陆上到海上,看空中登网上,不靠海、不沿边的河南“四路协同”联通世界,正在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的历史性转变。
借力郑卢“空中丝路”
河南航空经济强势崛起
何为“四路协同”?意即,以“空中丝路”为引领,统筹推进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高水平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多式联运发展为核心,形成“四路协同”创新集聚发展态势,推动河南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跃迁。
作为“四路协同”的引领力量,郑卢“空中丝路”走出的独家“枢纽+开放”路径,为河南航空经济强势崛起做足了铺垫。
当下,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的实施,让河南“空中丝路”辐射能力空前提升,取得骄人成绩。5年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了54.4%,年均增长9.1%,货运吞吐量和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70.5万吨和54.5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
目前,郑州机场和卢森堡芬德尔机场开通的全货机国际航线实现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全覆盖,货运保障能力位居全球前列。
近期,以“做大做强中卢货运航线‘空中丝路’”为主题的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郑州举办。借助本次论坛搭建的国际化平台,郑州航空港区签约了高铁多式联运现代智慧综合物流园区、国际航空保税物流基地、航材共享中心、航空模拟器研发制造、飞机租赁等一批高质量项目。
除此之外,2021年1月,“空中丝绸之路”中匈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在郑州机场正式签约。根据协议,河南省机场集团将在欧洲首次合作设立海外货站,这在我国民航业还是首例,河南“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迎来新支点。
站在全新起跑线上,郑州航空港区也将在产业集群培育上聚焦发力,在探索航空经济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做大做强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抢滩占先、前瞻布局新兴和未来产业,构筑航空经济产业体系“四梁八柱”,力争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陆上丝路”朋友圈扩容
中欧班列(中豫号)扩量提质
2013年7月18日,首班从郑州出发至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这标志着河南省“陆上丝路”建设实现“从无到有”的实质性进展,弥补了河南省“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的短板。
如今,中欧班列早已从一种新兴的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成为大众所熟识的连通境内外的“钢铁驼队”。
据了解,从首班开行至2022年11月15日,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近7000班,班列开行由最初的每周一班且只有去程班列,发展到目前的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的高频次常态化往返均衡开行状态;从前期只有专列到发展成为公共班列服务平台;从只有一个出入境口岸、一个境外站点到初步实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境内外物流网络布局。
作为中欧班列(中豫号)的主力运营力量,陆港公司在畅通中欧班列“陆上丝路”国际物流经贸大通道方面,成绩斐然。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陆港公司获悉,2022年截至11月15日,陆港公司运营的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67班,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位于中欧班列“第一方阵”。
郑州邦达天原供应链管理公司总经理郭黎民告诉记者,中欧班列(中豫号)自诞生就自带独有优势,时效虽慢于空运,但却快于海运,性价比较高,同时,它可以深入内陆,直达目的地。“比如说,原来我们海运或者空运到海港或者空港,但是一般空港或者海港都不在城市里面,但是铁路本身就在城市里面,‘门到门’班列服务是它的独家优势。”郭黎民表示。
在特色班列开发方面,中豫号也从未止步。例如,近日有满载着从乌兹别克斯坦购进新季绿豆的中欧班列(中豫号)顺利通关抵达郑州东站。类似绿豆专列等特色定制化班列对中欧班列(中豫号)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新年称,公司业务从最初的出口整柜到后来的出口拼箱,再到后来自主开发数字化冷藏箱、开顶箱,以及集纳电商包裹、邮政包裹,业务量增长非常迅速。
如今河南的“陆上丝路”,已经不只是局限于“辐射东中西”的设计和境外“一点一线”的开发布局,而是要逐步强化提升包括南向物流通道布局、境外网络布局、推进省内各地合作班列开行,促进中豫号“运贸一体化”,为河南省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提供良好机遇。
“网上丝路”擦亮开放名片
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依托的“网上丝路”,已成为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之一。
作为跨境电商业界的年度盛事,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永久落户郑州。叠加盛会势能,近年来,在“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制度创新引领下,河南“网上丝路”加速“奔跑”。其中,“十三五”期间,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累计达6408.8亿元,年均增速35.3%。2021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018.3亿元,增长15.7%。2022年上半年继续稳步增长,交易额1111.7亿元,增长9.6%。
在跨境电商交易额连年猛增的背后,河南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全省跨境电商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由河南首创的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全国唯一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落地运营,郑州国际邮政枢纽口岸正式开通运营……在诸多政策利好加持下,豫企纷纷出海谋发展,业务覆盖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
据了解,今年3月16日,郑州获批成为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5月26日,郑州国际邮件枢纽口岸正式开通业务。在正式运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郑州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已实现日本、韩国及德国进口运邮,基本实现新业务常态化作业,集散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全国21个省份的32个国际邮件互换局,邮政口岸货邮吞吐量达1.13万吨。
去年5月,河南获批成为全国唯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担负起为国家试制度的重任。经过深入探索,河南多部门协作构建起了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确保药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生产商直达零售企业,形成了跨境电商进口药品采购的新路径。今年4月,试点正式启动运营。
在河南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的政策利好背后,处理跨境电商订单申报、通关的“幕后英雄”同样给力。
据了解,当前河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处理能力每天3000万单以上、居全国前列。作为河南“单一窗口”的运营单位,河南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方面表示,为助力河南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在平台原有跨境电商功能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建设跨境电商零售药品服务系统,实现企业申报和监管一站式无纸化操作,让河南经济“血脉”畅通无阻。
通江达海进行时
河南“海上丝路”著新篇
11月12日上午,随着火车汽笛声长鸣,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首列海铁联运国际班列(上街-青岛港-墨西哥)正式发出,班列搭载22个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至青岛港,再经海运至墨西哥,全程约45天。而这只是河南“海上丝路”踏上新征程的一个缩影。
对内陆省份来说,铁海联运是通江达海的重要途径,是直达港口、走向世界的便捷通道。铁海联运不仅可以有效节省企业的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实现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而且对建设中部地区大宗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河南极力推动“海上丝路”无缝衔接,积极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提高通江达海能力。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全省铁海联运量达11.2万标箱、河海联运量达2.7万标箱,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铁海联运的重要推进方,陆港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开通了漯河经钦州港至东南亚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铁海联运班列,以及开通新乡-青岛铁海联运线路,并实现常态化运营。
河海联运在河南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
今年5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显示,2022~2025年,河南将重点推进建设淮河、沙颍河、唐河、沱浍河等骨干航道。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200公里以上。同时,大力发展铁水、河海联运。
目前,周口已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在河海联运上,周口建成规模性港口8个,加入河海联运港际合作联盟,相继开通上海港等6条国内和直达美国洛杉矶长滩港等5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实现了箱通世界、货运全球。沙颍河航道将成为亿吨级通江达海“黄金水道”。
丝路通天下,开放不停步。“四条丝路”带动全省跑出开放“加速度”,“四路协同”让河南这片中原腹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四条丝路互联互通的效率正在不断显现,一个更加开放的河南正在冉冉升起。
编辑丨张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