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河南新郑三中一名女教师
(资料图片)
上网课遭入侵诱发心梗不幸离世
引发社会关注
这也让专门入侵网课捣乱的“爆破手”
走进公众视野
什么是“网课爆破”?
在网上,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称之为“网课爆破”或“网课入侵”。网课参与者泄露网课会议号和密码,随后捣乱者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骚扰信息刷屏,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极端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入侵者”被称为“爆破手”。。
类似的情况,已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学以来,“网课爆破”事件频发。在一些网络平台,有不少声称专业“爆破”的博主发布视频称,各大网络会议室、在线办公平台皆可“爆破”,相关服务被称为“梦泪”“波波”“猪猪侠”等。此次新郑市第三中学刘老师的网课中,就出现了号称“梦泪”的捣乱者。
针对“网课入侵”的恶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防范措施,除了要求老师及时更换网络会议号和开启等候室、要求学生实名进入会议并开启摄像头等预防手段,有的学校也在通过更换线上教学平台、直播课转录播课、聊天群内授课等方式防范“网课入侵”。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网课爆破”不仅扰乱了网络平台的公共秩序,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实际伤害,已经不单单是搞黄一堂课这么简单了,如果是“黑客”破解网络课堂账号密码组织捣乱者进入,或捣乱者辱骂他人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当下,对“网课爆破”乱象亟待整治、精准打击。
那么,“网课爆破”是否属于网络暴力呢?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怀胜说,网络暴力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会对某一个人的合法权利造成非常现实和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见,“网课爆破”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新闻连接
中央网信办网站11月4日消息,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
《通知》提到,加强网络暴力治理要加强内容识别预警,网站平台要建立网暴信息分类标准和典型案例样本库,在区分舆论监督和善意批评的基础上,明确细化涉网暴内容标准,增强识别预警准确性。结合网站平台业务特点和具体处置案例,不断更新分类标准,持续完善样本库。
《通知》要求加强直播、短视频管理,包括加强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审核,及时关停网暴内容集中的直播间,封禁违规主播,对存在网暴风险的短视频先审后发,清理含有网暴信息的短视频,拦截过滤负面弹幕。密切关注网暴当事人开设的直播间,及时管控诱导逼迫自残自杀等信息。
来源:综合自网信中国 北京日报 央视网 南方都市报等
编辑:付磊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键词: 中央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