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林贤英抱着儿子拍照留念 (记者翻拍)
眼下,讲述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事迹的同名电影正在影院热映。59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是广大科研人员、基层官兵等隐姓埋名、不畏艰险、默默耕耘的结果。今年86岁高龄的林贤英老人,曾参与搭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爆心铁塔。严寒酷暑的恶劣气候条件、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当年的一幕幕,时常在老人脑海里浮现。
当兵来到洛阳 接到一项重要任务
(相关资料图)
林贤英家住涧西区。近日,记者来到老人家里,提及正在热映的电影《奥本海默》,老人摇摇头说:“不关注”。不过说到美国“原子弹之父”,老人豁然开朗:“哦,你说的是那个犹太人吧?”
林贤英老人已是耄耋之年,有点儿耳背,但身体硬朗。他老家在广东汕头,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追忆往昔,老人一口浓重的家乡话。1951年,他小学毕业后不打算上学了,认为会查字典、能打算盘就够用了。当时,他的父亲和哥哥在汕头码头打工,遇见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师到码头宣传,号召学生报考初中。他在父亲建议下报名参加了考试,后来顺利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业。
1958年,林贤英考上原华南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该专业相当于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通俗点讲就是盖房子的。”老人说,1962年,他大学毕业前夕,部队到学校招兵,他瞒着家人报了名,之后被分到洛阳。
林贤英在部队历练不到一年,就接到一项建铁塔的重要任务,后来他得知,这项任务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有着紧密联系。
率先来到罗布泊,根据指令建地锚
“上级要求建的铁塔有100多米高,用于秘密武器试验,具体是什么武器,起初我并不清楚。”林贤英老人回忆,当时,铁塔的设计图纸已完成,他们负责项目落地。此项任务要求绝对保密,只有极少数人知情。
林贤英等人没有建铁塔的经验,如何将图纸上的铁塔建起来,是个不小的挑战。参与人员以学习交流等名义,到各地参观,后制订可行性方案。
1963年下半年,根据上级指令,林贤英和一名战友登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做前期准备工作。“火车上有卖哈密瓜的,我们没吃过,就买来尝尝,真甜!”说起当时的情景,老人情不自禁地抿了抿嘴唇。之后,他们换乘汽车,辗转来到罗布泊。面对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俩人深深吸了一口气。
林贤英和战友此行目的,是在铁塔项目开工前建十几个地锚。他说,他们要先挖2米长,宽、深约1.5米的基坑,然后将直径约0.3米的树干埋进去,周围包上铁皮,再用钢丝绳缠绕,以保证5吨重的重力拉不出来。“前期工作简单,我们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林贤英老人说。
仅仅百余天,100多米高的铁塔拔地而起
林贤英老人看老照片回忆过去
1964年春节过后,由两三百人组成的工程技术总队7分队到达罗布泊,开始建铁塔。林贤英老人说,铁塔由4根近乎垂直于地面的塔柱组成,每根塔柱重达2吨,用3根钢管捆绑,每两名战士负责安装一根塔柱,然后一根一根往上接。其间,他们要在塔柱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根横杆,以起到加固作用。
由于缺乏大型机械设备,建铁塔的难度可想而知。为缩短工期、加快进度,他们没有搭设脚手架,而是靠塔柱上的横杆往上爬。同时,他们使用扒杆往上运送钢管,钢丝绳上端连接扒杆,下端连接地锚,在卷扬机和人力配合下,将一根根钢管往上吊。“扒杆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塔吊。”林贤英老人解释。
戈壁滩气候条件恶劣,时常刮大风,飞沙走石。林贤英老人说,手掌大的石头都能被刮起来,风停后去电线杆附近转转,能捡到不少被风吹到电线杆上撞死的鸟儿。“冬天天冷,气温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老人说,他是南方人,起初很不适应那里的严寒天气,冻得手脚皲裂。天热的时候也很痛苦,酷热难耐、气候干燥,早上起来,他的被子上、脸上全是沙子。
尽管条件艰苦,但没人有怨言,大家每天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仅用了百余天,一座100多米高的铁塔拔地而起,铁塔在试验前经受了十几次8级以上大风的考验,被评为优质工程。
看到蘑菇云升起 兴奋地跳了起来
铁塔建成,大部队陆续撤离,林贤英等少数人留下来,为铁塔顶端用来放置原子弹的“小房子”安装空调。“‘试验对‘小房子’的室温有要求,要维持在15℃左右。”老人回忆,那时没有现成的空调,需要他们将铜管等零部件背上塔顶进行组装,背上去前要先经盐酸清洗,用纱布包住。铁塔太高了,上下很不方便,他们就早上爬上去,一直干到天快黑了才下来。
林贤英等人干了一个月左右,空调终于安装完成。随后,他与另外两名同志住在附近的招待所备勤。“跟我一起备勤的那两名同志,后来参与了将原子弹运到‘小房子’里的工作。”老人说,原子弹试验那天,他和不少战士爬到附近的山上观看。当看到远处的蘑菇云升腾而起时,大家兴奋地跳了起来。
1964年10月,林贤英“人间蒸发”了一年多后,终于回到了洛阳。得知父亲已在年初病逝,他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回老家探亲时,母亲一看到他就泪流满面,询问他干啥去了,为啥杳无音讯,他未向家人透露半点有关原子弹的事情,谎称到乌鲁木齐盖房子去了。
后来,林贤英又去过很多地方执行任务,回到洛阳后,他负责盖办公楼、家属楼等工作,一直到1997年退休。
如今,林贤英每天看看报、到公园遛遛弯儿,偶尔回忆回忆峥嵘岁月。林贤英老人说,美国当年研制原子弹耗资一二十亿美元,甚至从国外引进专家,而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国家一穷二白,还遭到国外技术的封锁,能够研制成功是相当不容易的。回首过去,他为当初参与这项载入史册的任务无比自豪,这段经历也成为他最耀眼的“履历”。(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魏巍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