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考古学中,居址与墓葬两类遗存同处一地、紧邻分布的现象,称为“居葬合一”。在目前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考古成果展中,就展出有关于“居葬合一”文化现象的新证据。
“考古人员在祭祀区以西新发现二里头文化贵族建筑,院中有随葬铜、玉礼器的贵族墓葬,附近还首次发现一座多人乱葬的合葬墓以及多座墓主被截肢、砍头的墓葬。这一重要的新发现表明,当时应该盛行居葬合一的规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说,同时,多个等级的建筑与墓葬在同一区域发现,也表明了每个网格内存在明显的等级划分。
漫步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考古成果展中,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中“触摸”厚重的二里头文化。该展显示,在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内,有我国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而此前考古人员也曾在这些院子里发现同一时期的贵族墓葬。
在赵海涛看来,这些都是证明当时宫室建筑和墓葬“居葬合一”的有力证据,即在宫殿建筑建成或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直接埋葬在当时生活的建筑院子里,这在当时,是一种特殊葬俗。
据了解,“居葬合一”的布局结构,在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特别是在安阳殷墟包括在周原的殷人聚落都有类似发现。此前,考古人员对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等商代考古遗存的考古调查结果显示,周原地区的殷商遗民居住点具有“居葬合一”特征,这与周朝的“居葬分离”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有考古专家认为,从葬俗角度讲,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在族群源流上存在密切关系。
“这表明这种制度被商王朝继承,体现了二里头对中华文明总进程的引领作用。”赵海涛说,居葬合一的布局结构为进一步了解二里头遗址的遗存分布情况、认识该区域的布局及历时性变化情况及当时的社会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成为后人综合研究夏朝的规划思想、社会结构和关系、礼仪制度、统治制度等的重要资料。
按照计划,接下来,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将继续沿着发掘城市面貌的方向进发,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让沉睡在地下的“最早中国”重现在世人眼前。(洛报融媒·洛阳网首席记者 王若馨 实习生 蔚雪珍 通讯员 赵腾宇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