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给河道贴瓷砖,这事连环球网都看不下去了。
其实,郑州的这个操作还是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至少我们的游戏规则就是这么设计的,如果你感觉这玩意儿离谱可能就是你不了解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
孩子没娘,说起来话长,想要弄清楚这事,还得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开始。
(资料图片)
那个时候的美国,资本的盛宴狂欢之后便是一地的鸡毛,经济全面衰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混乱不堪,社会面临全面的崩溃。
学者们也惊呼,资本主义的神话美国还是完蛋了。
真实的美国大萧条难以用语言描述,这样说,美国人就差革命了。
这时罗斯福力挽狂澜,挽救了美国。
尽管罗斯福新政有很多配套措施,但他的核心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就是以工代赈。
有人可能会说,那咋不直接发钱给老百姓呢?这么讲的人就是没常识了,直接发钱只会通货膨胀死得更惨。
以工代赈这玩意儿不但能让老百姓挣两个活命钱,还能拉动工业的发展,工厂一开工,工人就有钱赚,这玩意不更是良性循环吗?
当时美国更激进的学者甚至建议让民众挖大坑然后填上再挖,再挖再填,如此往复循环。
不过最终罗斯福大爷还是没有采取这个建议,但他不采取这个建议并不是因为这个建议不可行,而是过于的扎眼和露骨。
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和挖大坑、填大坑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以后的世界上各国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就成了救命的稻草。
我们98年严重的市场疲软最后解决问题的也是这个,国家大力度基础建设,后来把这叫朱版罗斯福新政。
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债务和大坑也没啥子区别。
自从美国大萧条有了应对的策略后,世界经济就是“小车不倒尽管推”。
美国的债务都上了天,今天喊爆雷,明天喊爆雷,后天还喊爆雷,但这个雷就是没爆。
因为政客们心里有底,有病不怕,不是有药嘛。
但一个更扎心的问题是,这个药能包治百病吗?
说完了美国的大萧条,讲完了罗斯福新政,现在能理解郑州给河道贴瓷砖了吧。
只是这个形式有点让群众难以接受,本质上人家也没做错什么。
经济发展就是生产、消耗、消耗再生产的循环,本质上就是一个债务的循环。
给河道贴瓷砖,说明人家了解经济运行,没啥子大不了的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