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扒爷
时代周报6月15日发文提到,2021年河南以59.65万对的结婚登记人数,成了当年“最愿意结婚”省。
(相关资料图)
结果短短一年,这个数字就掉到了48.92万对,大减近18%!
而去年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是同比下滑了10.5%,河南几乎快要翻倍了......
好家伙,河南人,这是不肯结婚了?!
一年少结10万 河南人这是啥情况?
对地方来说,迟结婚是心头大患,而比迟结婚更头疼的,是不结婚。
其实但就迟结婚来说,河南压力不算太大,齐鲁晚报6月18日消息,根据整理17省的七普数据(江苏为2022年数据),发现黑龙江人是其中结婚最晚的,31.48岁“高龄”,唯一的3字头。
河南呢?29.02岁只能排在第八,跟另一个人口大省山东半斤八两,都不算出彩,且都勉强算在女性最佳生育年龄范围里。
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这边可以看看河南各市初婚登记年龄是多少(感兴趣的可以代入看看拖没拖后腿)。根据河南商报2月消息,男性初婚平均年龄最高的是三门峡,有32.5岁,远超全省平均,而最低的则是开封,28.2岁;女性方面,最高的是安阳,30.6岁,最低的还是开封,27岁就结婚了。
让人惊讶的是,里边理当最卷压力最大的郑州,两个数字居然都小于等于平均值,这一点有些难以想象,很奇怪怎么会比三门峡低那么多。
图片来源:知乎
或者也许应该反过来问,三门峡为什么会这么高。这个现象和普遍认为的“越大的城市,结婚年龄越高”完全是相悖的,感觉两个城市位置反了一样,这一点本人无法解释。
那说回正题,就像开头说的,迟结婚横竖也算是结了,不结的话都白搭。
虽然去年结婚登记人数整体是下滑的,763.6万对掉到了683.3万对,但跟河南的下滑幅度比起来,的确是小巫见大巫。
问题来了,河南的男男女女们怎么就突然不结婚了?
如果去网上搜,最容易出现的回答可能就是女性意识觉醒、受教育程度增长以及城镇化的提升等等,很常见,但这种答案总给人一种距离感,感觉和自己的观感差别较大。
那我们这里说点实在的,就两点——存款和就业。
前瞻网6月19日报道,根据奇点财经的数据,全国现在有53.7%的年轻人,存款还不到10万块,这个数据本身是有槽点的,比如年轻人的年龄范围并不明确等,但是整体上能反应一个问题,就是年轻群体手头没钱。
没钱结什么婚呀?撇去部分真就无视物质基础的人群,剩下的应该还是很现实会先想办法攒小两口的启动资金,对吧?
然后就是就业,去年12月底界面新闻报道了去年大学生秋招的痛苦,青年失业率显而易见的高。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文中指出,互联网、房地产和教培等行业遭遇监管风暴,直接冲击了大学生就业,岗位供给集中度大幅下降,直接腰斩,等等。
手头没钱,工作又没着落,还得集中精力考验或者考公来躲避就业大潮,这节奏能直接选结婚的也是看得开的。
或许不是全部原因,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河南的结婚登记人数锐减18%,全国结婚人数也跌到了37年来新低,有点狠。
郑州都市圈 还有搞头吗?
今年河南人还肯不肯结婚不好说,但有件事是值得关注一下的,那就是郑州都市圈的建设。
图片来源:郑州发布
河南现在想进一步发展,感觉基本也只能靠郑州了,这其实是废话,前面强省会顶上来,其他城市其实早就跟不上版本,只有郑州充当火车头带一下。
但是近些年郑州增速放缓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还遭遇了暴雨、富士康的去留以及烂尾楼等多种状况,单靠它一个很是吃力,都市圈,也就是城市群的打造成了唯一的选择。
图上是目前的最新版本,也就是1+8都市圈,比起一开始的1+4(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扩容成了现在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组合。
两者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从原本的单核运作,变成了现在的郑州中心配洛阳副中心的双核运作,两个都市圈一起来,有种微缩版“成渝双城”的意思。
图片来源:珂尔
网上找到的图来看,对各个城市其实是有不同角色分配的,可能是我没找到更详细的版本,看起来似乎不是特别明朗。
我记得当时武汉都市圈发出来是,各个城市分工还是很清晰的,比如武汉都市圈1+8的城市群,就是让武汉发光发热,然后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车、物流还有生物医药等产业。其他还有襄十随神专门负责搞汽车产业,宜荆荆恩则是有水路优势,有化工业,有三峡实验室等等。
对比一下感觉郑州这个应该还要规划地更加详细一些,才能充分带动周边城市,不然即便郑州和洛阳是省内经济大哥和二哥,也难以带动这么多城市。
好好弄感觉有搞头,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规划似乎都没获批,最后能否实现,还得等。
以上,前年结婚人数最多的河南,去年却一下子少了10万,这一方面是现在人心态和需求变了,另一方面,个人经济基础和就业状态应该也起到了显著的影响。这让今年的结婚人数变化,也变得捉摸不定。
撇去结婚人数的问题,河南想发展也基本得依赖于郑州和它想搞的都市圈,如果能发挥每个城市的功能,那应该是很有搞头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