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强质固本,守正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白酒黄淮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仰韶仙门山举行。此次峰会上,苏鲁豫皖四省主流酒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融合共生”是黄淮白酒产区发展的本色,如洋河的绵柔型、古井贡酒的淡雅型、国井酒业的清雅型、仰韶酒业的陶融型等均体现了黄淮产区“融合共生”的地域特点和魅力。
而在今年成都春糖期间举行的“首届中国酒业香型大会”上,不少业界专家也指出,随着消费者对白酒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香型必将更加丰富多彩,香型融合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态势。
所谓香型融合,即在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和米香型等四大基本香型基础之上,将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香型的制曲、酿酒工艺加以融合,形成独特酿造工艺,并结合当地地域、环境、气候等衍生出的复合香型白酒,上述洋河、古井贡酒、国井酒业、仰韶酒业等酒企的各自香型品类就属于“香型融合”范畴。
(相关资料图)
业界主流观点认为,白酒品类差异化创新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命题,香型融合将是白酒消费扩展的新土壤。果真如此?
合久必分,香型时代
常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这一经典语录同样适用于白酒香型发展史。
作为中国独有的酒精饮品,白酒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但区分香型则是在建国后,距今也不过区区40年多年发展历程。
1952年和1963先后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前者依靠“香、醇、甜、净”感官评价标准评出了“四大名酒”,后者则运用“色、香、味、格”的感官评审标准,评出了“老八大名酒”,但彼时尚未明确区分白酒香型标准。
白酒香型真正确立,是在1979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此届评酒会上,不但首次根据不同香型进行评比,还通过“色、香、味、格”四个评判标准确定了白酒四大基本香型。至此,白酒进入到“香型时代”
需要指出的是,这届评酒会虽然明确了白酒香型划分,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便于评酒考量,所以当时并未在消费市场引起过多关注。此后,随着行业长期、大力度宣传,白酒香型划分标准才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从而积极引导了行业向前发展。
当前,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香型已成为重要参考依据。贵州酿造的酱香白酒更正宗,四川出产的浓香白酒品质更高,山西清香白酒更纯正净爽等已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广泛认知。可以说,香型划分对于白酒产区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此外,香型划分也激发了行业对白酒香型的研究,并促使香型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标签。截至目前,“国标”确立的白酒香型已达十二种之多。除了四大基本香型,其它香型基本都是属于香型融合范围。
在“国标”香型之外,很多企业近年来也都提出了各自的香型融合品类,以描述产品的独特风味,进而获得更多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认知,金种子馥合香型、白水杜康杜香型、仰韶陶融香型等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显然,香型融合是白酒行业吐故纳新,进而呈现百“香”齐放的有力见证。
香型融合,时代使然
香型融合之所以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是时代发展的使然。具体来看,主要得益于酿酒技术转型升级的助推,区域酒企自身差异化竞争的促进,以及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提升。
首先,香型融合是酿酒技术升级、创新的产物。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二者合计占比约为98%,余下的约2%含量为风味物质,主要是由不同酿酒工艺形成。也正是这不足2%的风味物质决定了白酒味道以及香型品类。
当前,随着行业对白酒风味物质量比关系研究的持续深入,以及越多越多酒企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运用到白酒酿造的全过程,并创新酿造工艺,香型融合也就此应运而生。
其次,香型融合是区域酒企实现自身差异化竞争,破局市场的有力“武器”。依靠香型占位成功案例,在白酒行业有很多,比如茅台之于酱香、五粮液之于五粮浓香、汾酒之于清香、泸州老窖之于单粮浓香等都是个中典型代表。
也因此,在当前白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区域酒企为了保持稳定发展空间,占位某一香型品类成为重要突破口,以期复制一线名酒成为模式,仰韶酒业是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
2009年,仰韶酒业陶融香型系列产品彩陶坊正式面世,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依仗。2022年,仰韶酒业实现营收超过30亿,继续稳居豫酒头把交椅,其中彩陶坊系列继续保持着30%增长率。在名酒围攻的环河南白酒市场,仰韶有此表现,显然与自身的陶融香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当前白酒消费人群正在迭代,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白酒消费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同时消费场景也更加细分,这也为香型融合提供了消费的新土壤。
不过,酒企在香型融合创新上,更应该根据新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基于他们对白酒香气、口感、味道等复杂度的追求,打造具有新内容、新口感、新消费场景的香型产品,如此方有可能助力企业维持向上发展通道。
分久必合,去香型化?
白酒香型融合在发展繁荣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质疑。有业界观点认为,白酒香型的划分,让一些酒企为了追求“香型”而失去了原有特色。在他们看来,白酒香型应当适当淡化,甚至未来去香型化。
持这种论调的专家有一定的道理,随着越来越多融合创新香型的产生,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未来或许不在关注具体香型和产地,更关注产品本身带来的饮用体感。
不过,从目前来看,未来很长一度那时间内,香型依旧是各大中型企业重要卖点之一。毕竟,某种香型的产生,先天就与其它香型进行了区分,构建了自身的香型壁垒,形成了差异化竞争,这在竞争白热化的白酒行业尤为重要。
在整个白酒行业,浓香板块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当前,浓香板块已演变为香型细分市场的竞争,五粮液的多粮浓香与泸州老窖的单梁浓香,长期占据浓香白酒的头两把交椅,这让其它浓香企业如坐针毡。在此背景下,不少浓香酒企在浓香型白酒工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从而生产出独具风格的白酒产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机会,洋河凭借“绵柔浓香”近年来稳居行业第三、古井贡酒凭借“淡雅浓香”夯实徽酒龙头地位即是明证。
当然,无论是“国标”的十二大香型,还是融合创新的新香型,我们要明确,它们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同时也要明确,白酒香型不论未来怎么发展,品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从品质上满足消费者,从饮用体感是打动消费者,这样的产品才更具竞争力,这样的香型才更有生命力,如此也能更好助推生产企业走得更长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