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视频上看到豫南79岁老农手捧发芽小麦落泪,真是心疼老人,心疼那些因连续降雨受灾的河南农民老乡们。
舆论自动参与进来,形成关注豫南受灾农民的热点。河南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也迅速行动起来,抗灾和抢收全力运转。第一财经等媒体分析,河南的夏收大局不会被动摇。严重的局部灾情引起公众的人道主义同情,反映了互联网舆论场的温度,但是河南夏粮丰收有望成为最终的现实。
老胡最想说的是,在夏粮丰收的大形势下,绝不应出现因灾情经济上严重受损的农民。国家有农业保险机制,地方上也有赈灾政策,一定要让因 “烂场雨”而严重减收或者颗粒无收的农民们获得足额赔偿和救济。
中国如此之大,打击农业的天灾年年有,所有农民都要顶着这种风险耕种求收,天灾不落到你头上,就会落到他头上,这两年风调雨顺,说不准下一年就会灾害临头。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完全能够做到让所有农民对天灾的去风险化,除非是农民自己犯了严重错误,“烂场雨”应该不再对农民的个人经济构成风险,国家和社会力量应该在这个时候坚定站出来。
希望媒体能够跟踪这场天灾之后对受灾农户的补偿情况,切实保障他们的损失由社会来承担这一应有结果。
之前一度传出有“数百辆收割机堵在河南高速公路上五六天”的消息,河南相关交通公司已经澄清情况并非如此,只是因少量收割机运输车未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导致部分收割机下高速路通行缓慢。在采取临时措施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老胡想补充评论的是,联合收割机每年都需跨区域流动,但是年年需要办理手续,那些手续的必要性应该得到新的梳理和认定,而且它们办起来需要非常方便,能够让农机拥有者和运输者在路上办,而且只需办一次,真正做到全国联网。现在夏收和秋收时节农业机械流动的规模非常大,需要十分通畅,有问题要能当场解决,手续缺一点应该有通融空间,尽量不要出现农机的流转堵塞,等到问题上了互联网,变成热点,再回过头来解决。
最后我想说,中国这个超大社会的基层问题层出不穷,每天视频网站上的“爆料”也是数不胜数,然而能冲上热搜的都是拨动了公众的某根集体心弦。老胡小时候属于“城里孩子”,但是年年参加“三夏”,小学生时是学校组织去田里捡麦穗,上中学以后,是参加用镰刀割麦子,每次都会把手掌磨出水泡。如今看到全国舆论一起关注“三夏”,有一种亲切和踏实感。无论我们社会往前走了多远,农村和农业永远在我们身边。我的老家河南省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中国人吃的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来自河南省的小麦。我看到河南省的农民和政府都在共同努力保夏收,整个互联网在以各种方式为他们鼓劲加油,发现问题,说公道话,我感觉我们的社会很有正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