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物价凭什么比外面贵?近日,国家AAAA级景区木兰花乡183家商户平均降价25%一事,经长江日报持续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相关微博话题点击量超过7000万人次。景区董事长葛天才做客长江日报《面谈》谈及“帮游客砍价”时表示,做生意要做长远打算,今年“十一”假期前会再次降价,真正实现景区价格与市场同价。济南日报、现代快报、九派新闻等相继刊发评论关注此事,多位网友留言希望能有更多的景区推广这种做法,让利于民实现长远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木兰花乡景区内,每家商户门前都会张贴价格公示表。记者张维纳摄
媒体评论:
景区和商户是利益共同体
5月26日,济南日报刊发作者杨朝清的评论《“帮游客砍价”尊重善待游客才会“美美与共”》。文章认为,“帮游客砍价”本质上是通过尊重和善待游客来赢得三方的互利共赢。“帮游客砍价”看似让商家“肉疼”,实际上却是让商家有更多、更持久获利的机会。只有真正将游客放在心上,热情厚道地对待游客,游客们才会“用脚投票”。当商户和游客实现双向奔赴,景区才会更有声誉;有声誉就会更有流量,有流量就会更有人气,商户就会更有奔头。更进一步说,景区、商户和游客作为一个利益相关方,要在良性互动中实现“美美与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越来越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尊重和善待游客,只有优化供给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景区和商户才会迎来源源不断的游客,才能持久地享受旅游热带来的机遇。
5月25日,现代快报刊发江德斌的评论《打造“平价景区”需要同频共振》。文章认为,景区降价措施并非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注重长期效益,依靠优质旅游环境、平价商品吸引游客观光消费,树立起“平价景区”的良好口碑,就能实现可持续经营。景区的物价并非降不下来,关键是看景区与商户是否具有长远发展眼光,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就能够把“高价”打下来。
5月23日,九派新闻刊发特约评论员秦川的评论《打造平价景区,葛天才的“试验”能成功吗?》。文章认为,举凡国内大大小小的景区,景区内商品价格偏高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游客啧有烦言却无可奈何。要么拒买,要么挨“宰”,基于种种原因,一些游客宁愿挨“宰”也得消费,没办法。景区负责人与景区内商户采取商量的方式,把价格降下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定程度上说,景区和商户是利益共同体,多搭台、少拆台,才能好戏连台。真正以游客为中心,出台措施以让游客满意为准,无论提升服务还是降低商品价格,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网友声音:
让游客满意也是营商环境
■一些山岳景区,山上的物资是人工扛上去的,一瓶矿泉水你卖八块十块的,也能说得过去。但是有些非山岳的景区,物资都是用车送进去的,你一瓶矿泉水也卖八块十块,这就说不过去了。游客们花了几百上千去旅游,不差这几块钱。但是事情都要有相对合理性,超市一瓶水两块钱你景区卖十块,游客们无法接受这种不合理!这种歪风不治理,伤的是游客的心和感情,损的是景区自己的声誉!
■现在大家出行方便,景区景点也有很多选择,如果一个地方搞得去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那就没有未来了。反之景区如果做到亲民,大家平常周末也可以来转转,形成双赢的良性循环。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价格合理,商户不缺斤少两,食品安全,游客玩得开心舒心,这就是做景区做旅游业的真谛。
■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多旅游景点的东西贵得离谱!价格适中,游客还是理解的!
■希望其他景区都学学。
■景区内商品价格高得离谱,的确不合理,木兰花乡景区的做法值得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景区。
■如果景区内外消费差不多的话,游客乐得方便,只管敞开肚皮在景区吃喝玩乐,玩了还想再来玩,还怕没回头客?
■葛总的做法非常值得全国其他景区学习推广。景区要想做大做强,吸引当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应该做到“急游客之所急,想游客之所想”。在不降低商品服务品质的情况下适当降价让利,有利于建立良好口碑,达到游客自发为景区宣传的目的。河南老君山景区平价午餐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去打卡,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嘛!
■希望全国景区推广,如果景区吃的喝的是平常价,游客出去玩就不需要带很多吃的喝的进去,现场买更方便,又轻松。
■让游客满意,也是切切实实的营商环境!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编辑:赵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