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直播间会叫榜一大哥、老板,你当过大哥吗?”在最近播出的《焦点访谈》中,面对记者的提问,黄平(化名)小声地说“是的”。今年23岁的黄平是河南省平舆县的一名村民,他没有工作,家庭条件也并不富裕。最近一年,黄平在网络直播打赏共计150多万元。而这一百多万的巨款,是他父亲的死亡赔偿金。
兄弟俩沉迷直播打赏,花光父亲死亡赔偿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普通人相比,黄平的身世有些令人唏嘘,他的父亲两年前在工地打工,遭遇意外不幸去世,工地一次性支付了死亡赔偿金145万元。后来,黄平的母亲也因病去世。
父母去世后,黄平和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沉迷于网络直播打赏。现实世界里普普通通的黄平,不善言辞,但他在直播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只要打赏,主播就会和你互动,甚至线下见面,在主播热情的一声声“大哥”中,黄平迷失了。直到今年3月,家里人发现时,账户上只剩下4分钱。
在黄平的记录里可以看到,他为一位名叫瑶瑶的女主播一天就花费了15万元。黄平告诉记者,“开始打赏比较少,慢慢地加个朋友,然后越打赏越多,她说可以见面。”
就这样,黄平没有收入来源,父亲的补偿金也已花完,这对兄弟的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目前,黄平兄弟俩已经在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
诱导打赏套路满满,网络直播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通过网络直播打赏让人倾家荡产的并不是个例,一个又一个惨痛的经历让人疑惑,这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看到优质的直播内容,用户通过打赏的方式来表示谢意本无可厚非,但一些主播却是靠低俗、色情擦边的内容吸引网友打赏,用交友的预期让人步步沉溺。
除了以恋爱交友的骗术作为诱惑,打PK也是吸引用户打赏的一种常见方式。所谓打PK,就是几位风格接近的主播在约定时间内进行比赛,看谁礼物刷得多。虽然这看上去是一个小游戏,却成了很多网友疯狂打赏的“战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有些主播间,主播打PK时,会有所谓的“战曲”,“战曲”一响,网友都很冲动。另外,主播会先给网友“洗脑”,号称是一家人,要有凝聚力。
在PK时,一些直播间里往往都会出现一些“大哥”或“老板”,他们豪气的打赏方式,引得许多网友跟风效仿,争当“榜一大哥”。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榜一大哥”中,有不少是女主播所在的公司给自己主播刷礼物,营造竞争气氛引诱网友入套。
国家相关部门近几年也不断对相关乱象进行治理,但是“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打赏行为失范”等问题多发频发的现象仍然存在。
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网络平台应该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可是,一些未成年人要上网观看直播参与打赏并不是难事。
深夜的直播间里,一些女主播穿着暴露,语言暧昧,有的直接许诺刷够多少礼物就可以私聊,并且可以发送神秘福利。
河南卫辉市一位15岁少年就收到过这样的“福利”。前不久,他在偷看直播时,女主播和他聊天后加了他微信,并发了一些半裸露的照片,承诺“完成任务下播给你看”。涉世未深的小张便将母亲银行卡里的6万多元钱逐步刷了出去。
遏制直播乱象,亟需对打赏金额强制设限
要杜绝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除了提高家长监管意识和能力外,还要从网络直播的乱象治起。
根据行业管理要求,2021年我国《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网络直播平台建立、健全直播账号分类分级规范管理制度,要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网络主播账号在单场受赏总额、直播热度等方面合理设限,要对单个虚拟消费品、单次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
记者查询发现,有少数网络平台在用户进入直播间时会提供一个选项,用户可以自己限定打赏额度,等到达该额度后,会收到相应的提醒。
不过,这和指导意见所要求的建立单场受赏总额、单次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等并不是一回事。
主播得到的打赏,平台和经纪机构都会参与分成。一般来说,平台要首先分走50%的打赏费用,剩下的由主播和经纪机构来分成。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驱使导致指导意见难以落实、行业乱象屡禁不止。因此,为了遏制直播打赏失控,监管部门有必要出台刚性措施,对打赏金额全面强制设限。即:对主播单场受赏总额、单个虚拟消费品,以及网友单次打赏额度、单个账号当日打赏总额,强制设置上限,超过一律无效。
(综合自央视新闻、焦点访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