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临近假期,多地酒店民宿出现“报复式涨价”,“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成为热门话题——消费者投诉称自己早先预订的民宿被商家以各种理由要求退订或者直接单方面毁约,但实际却发现商家抬升价格在平台继续出售。日前,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回复南都记者,若商家出现单方面毁约行为属于违规,将视情况进行罚款、赔偿,严重者予以下架,还将出台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确保消费者权益。
五一集中出行,酒店涨价在很多人的预期之内,但订好的民宿被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毁约”,这样的遭遇还真是“活久见”。社交媒体上近来这一话题持续发酵,可见并非局部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的行业操作,而网友们纷纷吐槽,也足见大家意见之大。
为什么会生气?问题很简单,设身处地地想,你做好了出行计划,订好了机票,结果还没出门,却被告知订好的民宿不是你的了,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气急败坏才怪。游客该怎么应对?说实在的,很麻烦,计划被打乱,你要重新订酒店,就必须花更多的钱,还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而如果想讨说法,势必花费很多精力,且存在不确定性,万一没成功,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些民宿的这种毁约操作太过分,眼里只有利益,置消费者于不顾,没有契约精神,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它们之所以一意孤行毁约,显然是看到市场火爆,行业逐渐转向卖方市场,毁约了涨价再重新挂牌销售,能多赚不少钱,何乐而不为?至于违约带来的风险,目前看来还是个未知数,这里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
一是从行业特点来看,这个市场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平日恐怕还面临供过于求的问题,所以卖方没有毁约的动机,假期适度涨价,消费者也都习以为常,只是这次五一出现超预期行情才导致乱象,如何处理,各方都没有成熟经验。况且,即便民宿因此受到处罚,也不过是一个违约成本的问题,如果涨价带来的收益非常大,处罚所带来的利益受损可以忽略不计,卖方会如何选择可以想见。
二是在交易机制上缺乏对毁约的相应规定。日常订酒店,基本默认卖方不存在毁约的问题。这种习惯有其合理性,毕竟很多时候消费者选择空间很大,这家不成换一家。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消费者普遍通过平台来订酒店,这次问题曝光后,我们看到的主要也是来自平台的回应,其中提到的罚款、赔偿这些操作,到底力度有多大不得而知,倒是过去消费者往往是通过“酒店取消险”来规避违约风险,类似操作似乎默认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消费者必须靠自己。至于平台能否维护消费者权益,能在多大程度上帮消费者挽回损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综合这两个细节来看,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目前出现毁约纠纷的主要是民宿而不是酒店,这也很好理解,酒店多数是企业化运营,不愿背负店大欺客的骂名,毁约成本相对较大,而很多民宿没有品牌包袱,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往往只是一次性消费,民宿可以承受个别消费者暂时的负面评价。同样,这种特性也会让消费者的维权变得更加艰难。目前这个事件还在发酵,无论接下来如何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都是一次教训,防止卖方恶意毁约,需要确立一些可行的规则,违约成本要足够高,契约才会被尊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