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敬拜
巍巍具茨山,悠悠溱洧情。4月22日上午,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华夏儿女相约具茨山下,认祖溯源、拜祖寻根,祈福中华、携手圆梦。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疫情之后首次恢复现场拜祖。海内外嘉宾相约黄帝故里、黄帝故里园区新貌首次亮相、“云拜祖”平台开启全新体验……今年拜祖大典亮点纷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盛世礼炮
新貌新颜迎四海宾朋
作为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大亮点,改造提升后的黄帝故里园区以崭新面貌首次亮相于全球华人面前。
黄帝故里园区从南至北,共有五大景观,无论是黄帝老家“前客厅”、展示新郑千年历史变迁的故里广场,突出“老家河南、根亲中国”文化底蕴、开启寻根拜祖之旅的寻根门广场,在广场中央建有系祖坛、寓意心系始祖的同心广场区,还是祠前新建轩辕桥与明代古轩辕桥、形成双桥奇观的故里祠静心园,抑或是北枕轩辕丘、南接故里祠的拜祖广场,处处体现出黄帝故里已然成为“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敬献花篮
“我们再来一遍,希望把我们最好的状态拿出来……”昨日早上8点30分,距离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式开始还有1小时,在寻根门处,塔沟武校的教练白骏扬正带着学员做最后的《迎宾鼓》排练。60名统一着装的武校学员,面前各放着一个姓氏鼓,正整齐划一有节奏地敲响大鼓,鼓声阵阵,激荡人心,催人奋进。路过的四海宾朋不时驻足观看,并拿起手机拍照或录下视频。
为了迎接大典,教练和学员们近来每天都要苦练七八个小时。白骏扬说:“既然叫迎宾鼓,我们就需要卡着鼓点儿,敲出气势、威武和庄重,鼓点一致、鼓声远扬,才是迎接嘉宾的热烈气氛,让全球华人有‘回家’的感觉。”
净手上香
15岁学员柴博远敲的是“姜”姓鼓。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一定全力以赴,敲出最有气势的《迎宾鼓》。”同样15岁的学员聂富强透露,父亲得知他今年要参加拜祖大典表演的消息时,非常骄傲,百般叮嘱一定要好好表演。敲“葛”姓鼓的单政国今年16岁,他表示,身为炎黄子孙,能够参与拜祖大典表演感觉非常光荣和自豪……
大典结束后,白骏扬告诉记者,所有学员都出色地完成了《迎宾鼓》表演,并表示“如果明年拜祖大典还需要我们表演,我们一定义不容辞”!
寻根门广场上,迎面24杆华盖肃然挺立,尽显庄严巍峨;24面旌旗随风招展,舞出猎猎风威。负责华盖和旌旗演出的教练张志豪和48位学员同样来自塔沟武校。大典开始前,他们主要在寻根门两旁迎宾,大典正式开始后,他们将拿着旌旗和华盖走进拜祖广场。
行施拜礼
“动作看似简单,但演员的站姿、身体状态和面部表情都必须时刻到位,尤其是面部表情,要全程保持微笑。全程表演下来,孩子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非常棒!”张志豪说,和许多演员一样,自己是第一次现场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非常激动,“华夏儿女齐聚新郑,表达对人文始祖的敬仰,我们要拿出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表演,才不失黄帝故里和‘老家河南’的礼数。”
沿着神道来到系祖坛,悠扬的古筝声吸引着诸多嘉宾驻足聆听。
系祖坛上的古筝演奏《黄帝颂》也是今年大典的亮点之一。“我们有133位演奏者,弹奏着133把古筝,已经排练一个多月了,今天终于能在大典现场演奏,大家都非常激动!”黄河科技学院古筝教师蔡冉告诉记者,大部分演奏者都是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希望来到现场的嘉宾听过我们的演奏,不仅能感受到古香古色的韵味,还能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虽然排练很辛苦,但是一想到我们能在这么隆重的大典上弹奏,我们就都坚持下来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明年还能参加拜祖大典的表演,感受这样的氛围。”黄河科技学院大一学生董千会是133名演奏者的一员,第一次参加拜祖大典的她很兴奋。
高唱颂歌
华夏儿女共赴“心灵之约”
踏上轩辕桥,便能看到“桥下有桥、桥中有桥”的奇观,这是新建轩辕桥与明代古轩辕桥古今交映的真实写照。原桥为明代隆庆四年即1570年所建,由于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和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此桥沉埋地下多年。2002年,在开挖新桥桥基时,正巧与古桥址相合。如今,宽阔大气的新桥之下是古朴雅致的原桥,双桥横跨于姬水河上,美观、典雅。
桥头处,来自郑州城轨交通学校的陈思涵和王涵箕正热情周到地为嘉宾们提供志愿服务。“前期我们经过了多轮志愿培训,让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眼前的这座桥,是古桥与新桥的重合,不仅体现了古人和今人息息相通,也彰显了我们华夏儿女血脉相连、文脉相通,这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十分令人震撼。”
故里祠前,伴着稚嫩的童声,映入眼帘的是60名身着古装、入情吟诵的小学生,他们高声吟诵着《黄帝本纪》,饱含感情、抑扬顿挫,抒发着华夏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深切缅怀和对祖国家乡的殷殷深情。新郑市轩辕小学的孙雨彤就是其中一位,年仅8岁的她已是第二次参加拜祖大典的表演。她自豪地告诉记者:“能参加演出让我觉得非常骄傲,穿着古装吟诵经典,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轩辕黄帝,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故里祠里,从许昌市鄢陵县来的阎宏伟正认真诵读着印刻在墙上的历史文献,他对轩辕黄帝和黄帝文化有着自己的见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黄河文明,就奠基于黄帝时代。这些宝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华夏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把这种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步入拜祖广场,恢宏壮观,旗帜飘扬,广场之上设有专门展台,上书“三月三拜轩辕”“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不同环境、不同方言、不同生活习俗的炎黄子孙,在这里进一步拉近了彼此距离。
前来参加拜祖的安娜是一位白俄罗斯姑娘,也是河南的“洋媳妇儿”。她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新郑黄帝故里,这里的建筑很壮观、广场很美丽,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现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祈福中华
九项仪程祈福中华
拜祖大典现场,志愿者神采奕奕。引导组的志愿者们面带微笑,带领嘉宾进入指定位置。“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为炎黄子孙,能参与拜祖活动觉得很荣幸。”来自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的高二学生王天乐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共派出50名学生,主要负责现场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
9时50分许,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式开始。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每位海内外宾朋拜祖,成为拜祖大典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拜祖大典共有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等九项仪程,既沿袭古礼,又注重与时俱进,彰显文化内涵。
在“乐舞敬拜”环节再现汉代乐舞盘鼓舞,是这次大典的又一次新尝试。两千年前黄河流域孕育出的汉代乐舞盘鼓舞,是舞者在盘或者鼓上跳踏表演的一种形式。舞台上,优美的舞蹈,配上郑地的古调,《诗经·郑风·子衿》,古时今日,共敬先祖。
“在很多诗歌辞赋中常有对于盘鼓舞的描述,在考古挖掘出来的画像砖、铜镜、陶俑上也有很多体现,并且在河南很多地方也都有出土,史籍和文物也彼此印证了这样一种兼具着刚柔美感的舞蹈。但是很可惜,后来失传了。”礼学指导张晓龙介绍说,幸运的是,在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的研究创作下,盘鼓舞又重新活了起来。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高唱颂歌”环节,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歌手——温兆伦、孟庭苇、彭永琛和白雪领唱,56个民族的演员以及少年儿童合唱团、百名混声合唱团共同高唱《黄帝颂》。悠扬的歌声响起,现场人员不禁跟着熟悉的旋律唱和起来。
“我本姓陈,陈氏发源地为河南淮阳。今天能现场领唱《黄帝颂》,非常骄傲。”孟庭苇表示,循着人文始祖的足迹,来到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并献唱,深深地感受到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共拜先祖已成为凝聚炎黄子孙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
彭永琛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到新郑参加拜祖大典,充满感恩之心和崇敬之情,拜祖大典现场非常震撼:“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黄帝文化。”
白雪说,黄帝故里园区处处凸显庄严神圣之感,时时能感受到黄帝文化的源远流长。“能够用音乐来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敬仰之情,非常幸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土地与五谷向来密不可分,古代中国把社与稷合起来敬奉,是每年重大典礼活动之一。今年,“祈福中华”环节集结了全国各地五色土和丰收的五谷,由社会各界祈福嘉宾走上拜祖台向黄帝敬献。此外,2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祈福嘉宾还手持吉祥祝福印章,在长达20多米的黄河图画卷轴上盖印,代表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祝福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伟大祖国国泰民安、人类世界和平和谐,向世界庄严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好愿景。
“天地人和”环节,拜祖广场上,巨大的“天地人和”逐渐形成,手中的心愿气球绘一笔期盼,写几行希冀,飞向星河,生动人间,华夏儿女共同祈福中华之盛世。
天地人和
跨越时空 “云”聚故里
今年,全新升级的“云拜祖”平台以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元素为主线,在情境化、沉浸式和视频化、交互式上不断拓展,应用XR灯光秀和虚拟数字人等新技术,打造炎黄子孙的网络寻根朝圣之地、华夏历史文明的网络传承创新之地。平台突出网上拜祖的仪式感,礼制、礼仪均与线下保持一致。
平台全新加入了黄帝故里XR灯光秀,灯光秀共分为“文明源起”“山河祖国”“豫见未来”三大篇章,并以新郑黄帝故里实景为基础,融入了黄河文化与黄帝文化的符号元素,以见证轩辕黄帝肇造华夏文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主题,完美呈现出一幅光影世界的立体画卷。
平台新增了“VR元宇宙”和“熊熊跑酷”两大板块。网友在网上拜祖祈福的同时,沉浸式体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无缝转换,展开了一场黄河文明的精彩发现之旅,感受着黄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没到现场也能‘云拜祖’,和全球华人一起共同祈愿祖国繁荣昌盛,这种‘全新’的拜祖形式深受年轻人喜爱。”郑州大学大三学生李文阳一直关注着今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想通过网上拜祖,祝福伟大祖国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明年能够顺利考研。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赵文静 鲁燕 王世瑾 翟宝宽 王治 张立 杨宜锦 文
马健 李利强 廖谦 王秀清 黄余洋 徐宗福 白韬 唐强 周甬 李新华 实习记者 尹金凯 骆竟依 王梦瑶 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