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
播出内容:《兰考——沙里淘金富家园》
(资料图)
播出时间:2023年3月20日(周一)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昔日盐碱滩 今日“聚宝盆”
华北平原腹地,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坐落着一个名为兰考的县城。
一说起兰考,不少人会想起电影《焦裕禄》中风起沙飞、盐碱遍地的景象。而今天,当你真的走进兰考,你会发现这里的景象颠覆想象。
干净整洁的村庄里,游客如织;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中,蔬菜瓜果挂满枝头;黄河湾的湿地公园里,栖息着各色鸟类;一望无际的泡桐林,郁郁葱葱……
2022年,兰考县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22000多元。泡桐经济、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让这片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聚宝盆”。
迎难而上 向风沙宣战
兰考风沙肆虐的景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考城县志》记载,秦始皇东巡时,就曾见识过此地风卷黄沙、昏雾四塞的景象,因此将这里命名为“东昏”。
黄河多次在兰考决口改道,造成“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肆虐。“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1962年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兰考遭遇严重灾荒,粮食亩产只有30多公斤。
就在兰考最困难的时候,焦裕禄临危受命来到这里,担任县委书记。为了寻找解决“三害”的办法,焦裕禄靠着一辆自行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兰考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
走访过程中,受到村民肖位芬“沙地没有林,有地不养人”启发,焦裕禄最终总结出了“种树防风,翻淤压碱”的方法。那时候,已身患肝癌的他不顾病痛,日夜奋战在治理“三害”的第一线。
到1963年底,兰考共造林21014亩,改造盐碱地9万亩,新挖和疏浚河道上百条,基本恢复了水的自然流系,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如今,这片曾经亩产只有30多公斤的贫瘠土地已变成丰收良田,兰考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超10亿斤,成为中国粮食主要生产基地,小麦、棉花生产百强县。
分级售卖 把传统农业做细
家乡的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故乡,张世坡就是其中之一,他做的是红薯产业。
在城市工作过的张世坡,对农产品有着新的认知。他发现城市里一些经过简单清洗、分级,并进行包装的农产品,能卖上更高的价格。于是他想着,家乡的红薯是不是也可以进行分级售卖。
可当他把这个理念讲给种植户听时,大家反应却很冷淡,都觉得这分级太麻烦,费力不讨好,不如成堆儿卖、成吨卖来得方便。对于大家的态度,张世坡很理解,看不到其中的利润,自然不愿意去尝试。
为此,张世坡决定自己先做起来,给大家带个头。按品级包装后的红薯果然找到了对应的市场渠道,优等品很快就在大城市的商超里销售一空,综合利润超过了预期。
看到了效益的村民们开始主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分级定价,清洁售卖。张世坡也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合作社成员互通信息,分工合作,农户的收入普遍增加了四成。
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让好产品实现了真正的价值,让家乡的沙地种出了“黄金”。如今,兰考县已有大批年轻的知识型人才回到了家乡,成为产业带头人。依托354家合作社和215家家庭农场,带动8万多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中。
做出品牌 让产品更有价值
这郁郁葱葱的泡桐树林,是当年兰考人为抵御风沙种下的。
而今它已成为当地发展木制品、家具产业的优势资源,每年创造出320多亿元的产值。
除了用于制作家具,泡桐还可以用来制作乐器。得益于黄河故道的土质和气候,生长在这里的泡桐木质疏松、振动频率高,是制作民族乐器的好材料。
最初,这里的人们是做音板提供给一些乐器厂家。一块音板也就几块钱,但经过厂家加工出来的乐器却能卖到好几百乃至上千。这让兰考人看到了机会,于是开始自己制作乐器。
然而,当人们拿着做好的乐器出去推销时,却因为没有品牌而遭到了冷遇。这时大家才明白,没有品牌就意味着质量无法保障,只有做出品牌,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更有价值。
这些年,为了更好地提升兰考乐器的制作水平,村里每周都会举办民族乐器演奏公益培训班,在当地的职业院校里还专门开设了乐器制作和维修专业,并邀请老师来教授音乐知识。
如今,兰考已经成立各类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219家,年产值达到30亿元。
今晚20:00,走进河南兰考,看昔日盐碱荒滩如何成为林茂果丰的家园!
来源:记住乡愁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李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