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很多与汉字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其中,仓颉造字说广为大家熟知。近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河南南乐县,走进仓颉文化博物馆,感受先人的古老智慧。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仓颉庙。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悉,仓颉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馆内有仓颉陵及仓颉庙,主要建筑有朝天门、仰圣门、六书殿、字圣坊、藏甲楼等,一些历代石碑石刻收藏于陵庙之中。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造字台。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仓颉文化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相传仓颉为黄帝史官,当时各部落的结绳记事法互不相同,为便于交流加强沟通,黄帝命仓颉创造统一文字。仓颉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万物形态等,创造出最初的象形文字。
据许慎《说文解字·序》记载:“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由此可知,“文”与“字”是有区别的。最原始的象形字叫“文”,后来的形声字叫“字”。“字”由“文”孳生繁衍而来,逐步增多。
南乐县仓颉文化博物馆内正殿。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据介绍,每年谷雨节气,周边的民众都会来到仓颉陵拜祭仓颉,逐渐形成规模盛大的庙会。而今,仓颉庙会依然在举行,并且越来越兴旺,人们用这种方式代代纪念传承。(实习生梁昊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