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乡村医生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的代表,再次登上了新闻联播,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辛勤与贡献,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瞩目。
新闻联播介绍,在河南周口郸城县巴集乡段寨村,乡村医生上门为80岁的段廷记老人进行检查,这样的检查每隔三天就有一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四川省青川县,乡村医生走村串户为全县2万多名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监测,发放爱心防疫健康包。
而这也正是全国各地的基层医生的缩影。在这则新闻最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发言,点名表扬了所有参与抗疫的基层医生,尤其是那些坚守农村一线的医务人员。
全国440多万基层医务人员一直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有力保障了农村疫情的平稳度峰。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强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统筹调度,在疫情防控的新阶段,为保障人民健康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新冠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广大基层医生在新冠疫情中的贡献有目共睹,而在防疫期间,县、乡、村三级的联动,也有效地提升了基层的救治能力。
以郸城县为例,4家县级公立医院分别与19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1个村卫生室组建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乡、村三级转诊体系。县级医院下派400多名管理人员和骨干医生驻点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信息互联互通,做好重点人群康复。
国家卫健委也强调,在疫情防控的新阶段,将继续强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统筹调度,破解城乡差距大、基层医疗条件不足等问题,更好地助力基层医生守护农村群众的健康。
疫情防控新阶段
基层将迎来4大利好!
根据近期国家及各地的政策,总结来看,在疫情防控新阶段,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至少为基层带来一些利好!
1、核增基层编制,降低入编门槛
国家卫健委要求,在县域医共体内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探索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同时,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
在医共体统筹之下,编制管理拥有了更多自主空间,而且,手握乡镇卫生院的编制,也有进一步在县域内流动上升的机会。
目前,各地也在探索“推广编制池制度”、“抗疫突出者优先入编”等政策。总的来看,在公立医院编制收紧的情况下,未来基层医生入编的机遇反而将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有能力者优先入编,更是成为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普遍共识。
2、村医转变身份,获得更高待遇
村卫生室在三级医疗中起着兜牢网底的作用,乡村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基层医生,也因为县域医共体的推进,获得身份、待遇上的利好。
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一直在推进“县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后,乡村医生也就从原本的“个体户”,转为了“县招乡聘村医”的医生。村医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合同,成为了卫生院的正式职工,也就有了身份去缴纳职工社保,解决养老难题。
不少地方还采取了将村医纳入事业编制、发放基本工资等政策,切实地提升了村医的各项待遇。
3、提升服务能力,留住基层患者
过去,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医疗机构很难留住群众。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目的就是补齐县域内医疗服务短板,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对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来说,通过引入县级医院的专家资源、医疗技术等,能获得更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效率,留住基层的患者。
不少基层医生都表示,在上级医院的对口帮扶中受益匪浅,提升了自己的诊疗和服务技术,形成了提升诊疗量、进而增加诊疗收入的良性循环。
4、建立供应保障,解决用药难题
县域医共体强调县域内药品采购、用药目录等方面的统一。在信息化时代,医共体中各级医疗机构间采购数据互联互通、采购资源共享,按照县域内统筹安排,供货企业能够及时将药品配送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除了县域内医共体的建设,国家卫健委近期还发文要求,建立城市医疗集团,并加强对基层的药物物资供应保障。
医疗集团内将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目录和供应保障机制,推动基层的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同时,加强对下级医疗机构用药指导和帮扶,推动提高基层药学服务水平。
在国家“强基层”的政策引领下,未来,基层医生的发展势必将迎来更多机遇,这也呼唤着广大医务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应对基层医疗形势的变化!
信息来源:乡村白大褂
信息采集:卫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