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开封,一生必去的一个地方,没有之一。
(资料图片)
这里,曾经是“神仙打架”的地方。
这片土地,苏轼走过,范仲淹走过,欧阳修走过,黄庭坚走过。
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 ,那一年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可谓群星璀璨。
主考官欧阳修,本身就是千古文坛一代宗师,他录取的388名进士中,一些随手拈来的名字,在几百年后依旧如雷贯耳,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
开封,更是苏轼人生重要一站。
余秋雨《五城记》开篇所写的第一个城市便是开封:“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为寻路东坡,2023年2月初,我们一行来到开封。
艾青曾在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不易感,甚至对自己的迟滞产生了自我怀疑。
因为寻路东坡,我的泪水回来了。
不是岁月的流逝让情感日益粗粝,我内心柔软依旧,只是被钢筋水泥封存太久。
行前,看话剧《苏东坡》,总是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途中,为踏上少年苏轼所走过的路惶恐,将那土反复摩挲;
归来,逢人必讲此行之美妙,言至激动处又是眼眶湿润……
历经水患,当年帝国的中心早已成为城下城,不复存在。
一眼千年的州桥遗址不离不弃,无声地佐证着。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州桥正对大内御街……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
州桥遗址考古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在州桥东侧汴河南北两岸发现了宋代“巨幅石雕祥瑞壁画”——海马瑞兽图,每组图案由一匹海马、两只仙鹤环以祥云组成。
与孟元老的记载完美契合。
我们只知道苏轼豁达与淡泊似乎与生俱来,将“一蓑烟雨任平生”奉为治愈精神内耗的圭臬,却鲜知他也曾给子由写下绝笔诗:“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从苏轼到苏东坡,究竟发生了什么,乌台诗案旧址知道这一切。
年少时不懂,懂时已过年少。
我曾在开封生活过很多年,读书时只觉得唐宋八大家难记,却不知时空交错中,我们一直同在。
现代开封,老城区保留了北宋遗韵,随处都是历史遗迹,雕梁画栋尽显北宋繁华。
李开周老师的形容极妙:在北纬34度线上与苏轼做海拔相差12米的邻居。
他们,一定也曾站在这里,我们此时的目光,他们彼时的目光,终于相遇。
2023年2月9日的名人大讲堂,开封寻路东坡归来,再听东坡故事。
陈才智教授一登台就说:“今天是2月9日,刚好在一个月前,是苏东坡老先生986岁寿辰,所有人都在给他祝寿。986岁,谁能活这么久?!”
公元1101年7月,抵达常州一个月的苏轼,在临终之际留下了八个字,算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吾生不恶,死必不坠。”
东坡先生做到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