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赵志疆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已拥有世界非遗4个、国家级非遗125个、省级非遗1030个,以及万余项市、县级非遗。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鲁璐关注的话题就是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巧合的是,另外一位省政协委员程青梅提出的建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程青梅委员建议,建设河南非遗流动博物馆,让非遗展览展示突破地域限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遗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活力”是非遗项目的关键,而这恰恰是有些国内非遗项目欠缺的。不少非遗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传播范围有限,很多巧夺天工的非遗项目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如果说文物古迹构造了中华文明的骨骼,非遗项目传承的就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保护非遗,首先就要让更多的人看到非遗、了解非遗,从而爱上非遗、传播非遗,最大限度地激发非遗项目的内在活力,挖掘非遗项目的外在潜力。通过建设非遗流动博物馆,不仅可以让非遗项目“动”起来、“活”起来,还可以让非遗产品“火”起来,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非遗成为流动的风景线,让有文化的东西更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