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2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洛阳多处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进展与研究成果。
(资料图)
二里头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介绍了二里头都邑祭祀区以西的考古新收获。据介绍,2022年,工作人员在二里头遗址祭祀区以西发现1条道路,道路的东西两侧均有南北长条形夯土墙,发掘区内靠近西侧夯土墙的道路上,平整铺垫有较小的陶片;新发现一座面积至少15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基址,西侧边界尚需扩大范围确定,其上发现多条木骨墙;祭祀区西侧发掘区内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10口水井,最密集处,30多平方米内有5口水井。水井口部均为近长方形,井壁斜直内收,口大底小,长边上有对称的脚窝。
偃师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水道遗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国梁介绍了2022年度偃师商城遗址考古收获,工作人员在宫城区东、西两侧,南北向水道与东西向排水道交汇处,共开设探方4个,该区域发现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南北向水道和东西向的4条水道,结合发掘情况确认了晚期倒“几”字形水道营建时段及工序,证实了晚段圆弧状水道为早段水道废弃后改造而形成。此外,在三期宫城西墙南段开设探方2个,在三期宫城西墙南段新发现1处门道,该门道的发现,完善了对偃师商城宫城布局和交通孔道的认识,排水系统的发现加深了对宫城内相关建筑基址存续年代和宫殿区整体布局的了解。
汉魏洛阳城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涛介绍了2022年汉魏洛阳城宫城的主要发掘收获。他说,2022年,工作人员在完成对2021年发掘区内部分遗迹的扩大发掘和解剖的基础上,新对宫城东墙进行了发掘,共完成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本次在宫墙内侧发现有两座东西向排列的地下式仓窖遗迹。仓窖口部坍塌严重,直径约11米,深约7米,其中填土为坍塌淤积堆积,只在西侧的仓窖底部,发现有少量的炭化植物遗存。仓窖北侧和两座仓窖之间,发现有夯土隔墙。据此扩大的勘察工作表明该区域内有大量仓窖,其分布大约西侧以司马门内大路为界,南侧为东掖门内大道,北临永巷,东依宫城东墙,总数约240座,在宫城内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仓窖区,当为北魏时期的皇家府库遗迹。
汉魏洛阳城千秋门遗址
汉魏洛阳城遗址水道遗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晓涛介绍了2022年汉魏洛阳城宫城千秋门遗址主要发掘收获。据介绍,本次发掘主要对魏晋时期的阙台和魏晋时期的水道遗迹进行发掘解剖。在千秋门门址的阙间广场下层,解剖发现保留有魏晋乃至汉代的大型地下水道遗迹。该水道遗迹被北周夯土和北魏砖砌水道叠压或打破。魏晋水道以砌石为主,兼有砌砖,由4条水道构成。水道在门址阙间广场之下呈西北—东南走向,石窦伏流穿过宫内院墙向北直流而去。在魏晋水道遗迹以下,还发现汉代的大型券砖水道。从魏晋乃至汉代水道均在此处分布的综合情况分析,千秋门区域是汉魏洛阳城宫城的历代延续、不断重建的水利枢纽。
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卢亚辉助理研究员汇报了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考古发掘。据介绍,本次发掘工作重心围绕西北隅中路建筑群、东南隅东路院落北侧大殿展开。西半坊Ⅰ号院落是一组中轴对称、以大殿为核心的多进式庭院建筑,对探索中古时期里坊庭院建筑模式具有重要价值。Ⅱ号、Ⅲ号院落揭示出的国子监、孔庙的建筑结构和形制布局,为探索古代礼制建筑的形制特征和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实例。对研究中古时期城市的居住空间、生活形态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展示中古时期里坊制度下的城市居民生活面貌和城市管理制度提供了材料。(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梁笑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