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外山风刺骨,棚内暖意融融。1月3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石望河村的养殖大棚中,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乳猪撒欢奔跑,正在打扫圈舍卫生的脱贫户李玉柱笑得格外开心。
“2022年以来行情一直不错,我粗略算了下,净收入已有6万多元。等到春节前再出栏一批,还可以再挣点儿。”李玉柱说,在政府的支持帮扶下,他坚持干了5年的行当让他“既踏实又满足”。
李玉柱的这份踏实,是郏县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带给广大脱贫群众的共同感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郏县红牛。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2年以来,郏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产业兴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郏县着力推动红牛、烟叶产业、设施农业“三色经济”发展。目前,全县红牛常年存栏近8万头,建成规模养殖场97个,发展规模养殖户275户、散养户1100余户;传统牛肉销售门店100余家,年产值30亿元。全县烟叶种植常年保持在8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左右,从业人员2万余人,总产值5亿元,年实现税收1亿元,各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郏县现已发展蔬菜种植10万亩,年产值15亿元。“三色经济”有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大批农村群众转为产业链工人,实现了增收致富。
蔬菜大棚内辣椒喜获丰收。
“我们天天有干不完的活儿,挣不完的钱,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甜。”当天,在平顶山瑞宝红牛肉业有限公司忙着运草的马国敏说,“上午忙喂牛,下午去菜棚里剜青菜,一天干两份活儿也不累,有200多元的收入,比出去打工强太多了。”马国敏今年53岁,是堂街镇石桥店村脱贫户。如今,得益于产业发展,他家实现了稳定增收。
在石桥店村及附近朱洼村、士庄西村,每天像马国敏一样同时在养牛场和蔬菜种植基地打两份工的有30余人。
“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养老护理培训班开班仪式。(资料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既要靠产业,也要靠就业。郏县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22年以来已对4707名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同时,全县因地制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前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843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5289人。
“我去年4月参加了县妇联组织的家政服务培训,如今在郑州做月嫂,一个月6000多元,活儿已排到今年10月。”1月4日,渣园乡马圪垯村村民孔玲玲在电话中说,“很感谢妇联组织的培训,让俺的腰包鼓了起来!”
另外,郏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兴产业、重生态,保平安、促和谐。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为载体,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乡贤”等评选,带动村风民风向上向善。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乡村“颜值”,2022年以来已创建“百村千巷万户”示范村102个、示范街巷1188条、“五美庭院户”11620户。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郏县大地徐徐铺展。
(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张鸿雨)
关键词: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