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中华圣城,建都时间最久,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
很多人知道洛阳的古称叫洛邑,这个名称源自西周初年周公姬旦营造都城。洛字,意思洛河;邑字意思是大城市。
“中国”和“河南”两个名称,最早也源自洛阳。
【资料图】
中国第一部官方史书《尚书》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1963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底部有122字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西周时期的“中国”并不是今天国家的含义,而是“国之中央”的意思,也就是洛阳附近。
《尚书》、《逸周书》、《史记》以及何尊铭文中总结了商、周时期都城构筑的指导思想,即:都城以政治功能为主,是周天子获取政治权力和实施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都城的位置必须选择在天下的中央。基于这个思想,西周刚建立就兴建了都城洛邑。
河南省省名也源自洛阳。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建立汉朝,几个月后迁都长安。刘邦改秦朝三川郡(河、洛、伊三条河流得名)为河南郡,郡治洛阳。此后,东汉改称河南尹,北魏改称洛州,隋唐称河南道,宋代置河南府,元明清称为河南府。
元朝时,设立了河南省,延续至今。
历史上的河南府管辖豫西广大区域,有4个县自古属于洛阳,建国后归属了其他城市:
1、巩义
秦朝时,属三川郡。汉朝时属河南郡。此后多数时间属洛阳管辖,明清时期归属河南府(洛阳市),民国时期归属河洛道。1949年,划归郑州专员公署,从此不再属于洛阳。目前归属郑州市。
巩义地处洛河入黄河口,唐朝诗人杜甫、北宋皇陵、明清康百万庄园、近代刘镇华镇嵩军都与洛阳密切相关。常香玉出生在巩义,她是豫剧豫西调的代表人物。
2、登封
登封和巩义历史相近,元、明、清代时均属河南府。1949年,2个县一起被划入郑州管辖。
登封市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与最早的中国含义相同。少林寺、中岳庙、登封观星台与洛阳关系密切。曲剧《卷席筒》中,小仓娃离开登封,被押解到洛阳进行审理,最终冤情得以平反。
3、汝州
秦汉时归属河南郡,后来逐渐独立为州府。明清时为直隶州,和府同级,管辖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民国时期归属河洛道。建国后从1954年起,归洛阳专区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被划归平顶山市。
在历史上,汝州市曾经是府一级建制,后来先后隶属于南阳、许昌、洛阳、平顶山。虽然归平顶山管辖,汝州人到现在还希望回归洛阳。
4、渑池
清朝时期,是河南府下辖的10个县之一。民国时,归河洛道管辖。建国后,归属洛阳专区。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从洛阳划分出去,归属三门峡市。
渑池地处洛阳到长安的古代官道上,到三门峡和洛阳距离相近。渑池人工作、买房等更倾向选择洛阳。
这四个县语言、文化、习俗都与洛阳相近,从洛阳划分出去导致文化传统割裂。
期待洛阳都市圈建立,这4个县重新与洛阳融为一体。
关键词: 河洛文化